分众传媒增长是否可持续
将分众传媒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净利润分拆成单季度数据来看,会更明显地看到均出现强劲回升。从营业利润构成来看,下半年的单季营收将好于二季度。
证券市场周刊 本刊特约作者 唐朝/文
分众传媒(002027.SZ)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19.4%;净利润8.2亿元,同比+5.9%;扣非净利6.2亿元,同比+62.9%。数据乐观,次日市场以涨停回应。如果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净利润分拆成单季度数据来看,会更明显地看到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强劲回升。以半年为单位看,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回升趋势同样明显。
接下来需要搞明白的是,这个良好成绩是如何取得的,相关因素是否可以持续?
增长源自哪里
观察数据可以发现,造成营业利润同比下降的因素有营收下降、其他收益下降(主要是政府补助减少)、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三项合计造成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4.1亿元。而营业总成本和减值损失的下降,则是推动营业利润同比上升的因素,二者合计造成营业利润同比上升15.1亿元。两相抵消,营业利润上升1亿元,税后归母净利润上升0.4亿元。
这些影响营业利润的因素里,哪些是可持续的基本面改变,哪些是不可持续的偶发因素呢?
首先看营业收入的下降。一是由于电影院全面停业造成的营收下降8.5亿元;二是疫情影响到部分写字楼及社区的电梯广告投放,导致梯媒收入下降2.6亿元。
据披露,上半年仅1月份(非春节档)获得1.45亿元影院映前广告营收,并付出租赁成本0.63亿元,营收/租赁成本=230%。2019年上半年映前广告营收9.82亿元,租赁成本6.2亿元,营收/租赁成本=158%。从这两个数据观察,年初影院广告的需求还不错,付出的1元租金,所带来的收入从1.58元上升至2.3元,增收明显。假设影院正常营业,将影院收入和净利润叠加到已有数据上,无疑会发现回升态势更加明显。目前影院已经尝试性开业,下半年能否恢复正常,让映前广告挣钱?这个更多还是取决于疫情传播的程度,从目前全国疫情控制情况看,总体偏乐观。在一份市场流传的电话会议纪要里,公司关于影院情况的回复是“国庆前基本没有太大成本。10月1日后影院正常营业,公司从10月1日开始计提影院成本。由于影院开业后有上座率限制,公司与影院友好协商并得到了影院的支持,获得了比较良性的成本支付要求。我们希望通过四季度的努力实现正常恢复。”如果真是从国庆档开始算成本,至少下半年影院部分应该可以锦上添花,带来部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量。
梯媒部分,上半年营收约44.5亿元,同比微降。考虑到疫情的影响,这是个非常优异的成绩,体现了梯媒在客户心中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广告价值。拿腾讯的媒体广告数据做参照,更有助理解上半年微降5%的不易。2020年第一季度,腾讯媒体广告收入同比下降10%,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5%,整个上半年同比下降约19%。用环比数据更能看出梯媒的强悍。依然拿腾讯媒体广告数据举例,2020年第二季度,腾讯媒体广告收入环比一季度增长仅约5%,但分众传媒第二季度的梯媒收入环比一季度飙升超过48%。公司目前已披露自7月1日起上调刊例价格10%。从这个迹象推断,目前梯媒的总体需求是旺盛的,而且下半年的真实成交价格确定是上调的,所以才有老客老价、新客新价的说法。只不过真实成交价上浮究竟是不是实打实的10%,比较难判断。
令人惊喜的是,上半年不仅互联网企业保持了稳定(主要是在线教育、在线招聘、在线医疗等),传统的日用消费品行业居然出现了大幅增长。日用消费品行业上半年在分众传媒的广告投放金额,已经超越2018年同期,创下历史新高。
公司披露,截至6月30日已签合同、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广告合同金额是31.8亿元,其中的30.2亿元将在下半年确认收入。这提前签下的大约相当于一个季度的广告合同,也是公司下半年业绩的定心丸。
综合以上因素,在疫情没有重大反复的情况下,三四季度的营收情况,应该确定会优于二季度(二季度单季营收26.7亿元)。
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部分,则不太乐观。投资收益里主要的负面因素是联营企业,好在绝对金额不大,可以忽略。
成本如何下降
接下来看导致增收(减支)的因素:营业总成本的下降,减值损失的下降。
上半年营业总成本降低13.3亿元,其中降低的是两部分:一是影院屏幕租金,同比减少支出约5.6亿元。二是梯媒租金,2020年上半年14.6亿元,同比减少2.5亿元,刚好抵消了梯媒营业收入的减少。这部分费用节约,一者源于对低效点位的主动清退(2018年大扩张期间形成的低效点位);二者是因为竞争者的没落所带来的谈判地位改变,引发租金标准下降;三者是以疫情为由要求的租金减免。
以上两项共计节约支出8.1亿元,加上折旧同比减少约0.2亿元,合计节约营业成本8.3亿元。而营业成本降低的总额是10.4亿元,还有2.1亿元的部分,可以认为主要是制作、发布和维护成本的减少。它源于公司研发并于2019年底上线的KUMA智能广告投放及发布系统。借助KUMA系统,目前80%-90%的屏幕实现了云端在线推送。绝大部分屏幕已构成物联网,可以远程在线监控屏幕的播放状态。科技替代过去的人工插卡替换内容及监控播放,这可以视为永久性的费用节省。与之对应的,是本期管理费用里增加了超过1.2亿元的职工薪酬,据公司披露主要是运营维护人员的离职补偿金。离职补偿金是一次性的,费用节约是永续的,这类减支,是未来可以变成股东利润的科技成果。据分众传媒官方公众号发布,KUMA系统还可与互联网公司对接打通,实现在分众系统内的程序化购买媒体。2020年1月,KUMA平台一期已经完成与阿里妈妈的对接,实现了外部需求方的在线询量及线上线下媒体投放的无缝对接。同时,分众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客户自助购买系统,所有选楼、付款、投放、监测全可在线完成。这样看公司的研发费用付出很超值。
除海外子公司有少量借款,中国大陆地区的经营不需要有息借款,公司账面上仅货币资金、理财产品和基金三部分就合计约100亿元,而公司全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加起来的价值也就14亿元左右(即便算上历年计提的折旧,原值也不过30亿元)。如果分众传媒是仅靠金钱就可以堆出来的企业,这些类现金资产,就足够堆出三个以上的分众。事实上,连分众自己都很难扩张(上半年构建固定资产支出仅约2345万元,同比降幅超过90%)。所以,那些凑个十亿八亿就大喊打垮分众的噱头,不可信。
另一个需要关心的问题就是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上半年仅计提了1.97亿元,同比减少1.82亿元。这究竟代表着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的提升呢,还是少提减值美化利润表?
截至6月30日,分众传媒应收账款账面余额53.7亿元,计提坏账准备18.9亿元,占比35%。按照账龄区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35.1亿元,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18.6亿元;按照欠款公司信用区分:没有呈现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41.7亿元,已经呈现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12亿元。已经计提的18.9亿元坏账准备,足够覆盖全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当然也足够覆盖全部呈现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二者大部分是重叠的)。以公司过往记录分析,真正变成无法收回被迫核销的应收账款占比非常小。五年半时间累计计提约20.2亿元,真正变成核销掉的死账仅约3亿元,累积了18.9亿元的坏账准备(2015年初有余额)。这就有理由相信,现有的账面余额53.7亿元的应收账款,收回34.8亿元以上是非常确定的,超额收回是大概率事件。
同时,2019年大额计提是特殊条件下的特别处理,是为2018年放松销售政策扩张付出的代价,不会是常态。类似2020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1.97亿元的规模,才是常态。
如果将2018年至今单季度营收和单季度实际收到的现金做对比,就会发现公司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收到的现金超过当季营收,证实应收账款质量确实在显著提高。
海外扩张初现曙光
最后还有一点小小惊喜,分众传媒在东南亚的扩张初现曙光。韩国是其东南亚扩张中第一个取得盈利的地区。2019年上半年亏损1317万元,下半年进入盈利状态,盈利1539万元,全年实现盈利222万元。2020年上半年,韩国也处于严重疫情之中,但分众传媒持股50.4%的韩国梯媒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339万元。
持股30%的联营公司新加坡梯媒公司也首次进入盈利状态。2019年上半年亏损400万元(全年亏损690万元),2020年上半年,新加坡同样处于严重疫情中,却实现盈利648万元。
虽然中国香港地区、印尼、泰国子公司等仍处于小额亏损中,但在韩国和新加坡的盈利,说明电梯媒体并非中国特色,在具有某些共性的地区也是行得通的盈利模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声明:本人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