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长三角探路“双循环” 沪苏浙皖共发力
时代周报记者谢江珊 发自上海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迎来新任务。
8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前提下,会议强调: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
为何选择长三角率先探路双循环?长三角本身突出的优势在哪里?用长三角“小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关键突破点在什么地方?时代周报记者专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陈雯同时是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曾三次参与长三角相关的国家级规划编制工作。
长三角具备三大优势
时代周报:今年5月以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被多次提及。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新发展格局?
陈雯:发展内循环,绝不意味着闭关锁国。以前我国缺钱、技术和好产品,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引进技术和资本,同时拓展国内外市场;现在我国产业积累了一定实力,积极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拓展国内消费市场是顺势而为,理所应当。
毕竟,我国14亿人口有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需要把国内大循环做好。
早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就提出以消费为主带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供给侧跟需求端是相互促进的,当时又面临国内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一般产品相对过剩的问题,中央于是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市场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安全可控的基础。在全球市场衰退、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控制等局势下,稳定并扩大国内市场变得更加重要。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意味着放弃国际市场,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同样重要。我国依然要更大力度地利用国外的资源、资本、信息、市场和技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毕竟我国的技术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时代周报:长三角本身突出的优势在哪里?
陈雯:首先是地理位置优势。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版图上居中,拥有广阔的腹地。物流航运发达,能够利用密集的陆路通道与河网,辐射到中西部地区,也利于对内贸易的开展,带动国内整体循环;
其次,长三角是对外开放的前沿。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这对优化全球资产配置、吸引外资、助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引领作用。长三角具备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优势。
此外,长三角位于国际贸易的主航道上,拥有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深水港,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均为全球第一,这可以帮助制造业城市以较低的运输成本将产品外运,参与全球贸易。
打通生产、消费和营销
时代周报:长三角地区要用自己的“小循环”来促进国内“大循环”,关键突破点在什么地方?
陈雯:突破点有三个。一是产品供给侧要加强,发展优质产品和技术。目前,我们比较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
二是消费市场分层对待。现在提高端消费较多。但我国只有4亿人在中等收入以上,剩下的10亿人都在中等收入以下,这些人的消费需要什么?
三是加强品牌市场营销能力。产品好,也要善营销。目前长三角在资本运作、生产运营等方面比较重视,但服务企业产品的营销不强。长三角的企业,终端消费品不多。如家电品牌,长三角不如广东,主要是产业链的中间产品,卖给了有较强营销能力的下游企业,多数是跨国公司或者海外公司。国货消费市场还没有很好地打开。
要促进国内大循环,长三角应把生产、消费和营销的整个环节串起来,运用数字化、创新营销理念,打通国内市场,再链接国际市场。
时代周报:长三角探路双循环,会给当地企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陈雯:第一,企业要更多关注国内市场。订单生产企业可能不关心消费市场,面向消费市场的企业一定要研究市场需要什么、自己能生产什么;
第二,企业要更加关注自身生产经营过程的效率,如何节能减耗、降低成本、提升收益。
第三,要加强企业家和劳动力培训,提升生产和服务素质。国外有很多对消费公司及门店的培训,这是我们相对缺少的,也是政府应该做的。
时代周报:长三角应该如何将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联动起来?
陈雯:首先,长三角要起桥梁作用,要将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结合起来,更好地有效配置资源。
其次,发展国内技术要与不断地学习国际前沿技术连接起来,跟上全球技术创新革命的步伐;
再次,资本要实现更大力度的开放,国内和国际资本共同服务国内的内循环,并进一步联通国际投资体系;
最后,要实现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大联通,用国内的消费市场来促进产品供给侧改革和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全球市场。
地区经济极化是大趋势
时代周报:长三角发展内循环,要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企业来说,与地方政府区域管理的矛盾可能会越来越突出。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陈雯:长三角企业竞争还是比较完全的,各地政府并没有设置制度性的交流障碍,企业联盟也做得很好。
但地区对企业吸引和争夺的竞争是存在的。比如上海虹桥要建国际开放枢纽,希望周边城市的企业到虹桥设立总部。对此,周边地区有很大戒备。一些好的企业,是地方政府好不容易支持和引导培育出来的,如果离开了,岂不是很心疼?
但无论如何,有竞争对企业而言是好事。对上海和周边城市而言,有竞争就能做得更好,可以在竞争学习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原来一直觉得产业重复是政府政策和制度的问题。当然政府产业政策会有引导作用,比如政府鼓励和补贴新能源一个行业,大家可能就都去做新能源。
其实,产业重复可能也有企业家自身的能力问题,如果企业家缺乏创新精神,跟随模仿,就会造成产业重复。政府可以搭建企业生产和需求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让企业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有什么渠道可以做。
时代周报: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打破区域间发展的壁垒,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
陈雯:给市场以空间,按照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要素,这是基本方向。
政府需要考虑的是,是否存在政策洼地,比如单独给某个地方政策,这是否公平?当然,各地的产业政策是不一样的,但最终要公平公正。
所谓“公平性”的意思是,产业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均衡,如水源涵养等生态保护区,就不能进行产业开发,要建立分地区的产业负面清单。在此基础上,确定有条件发展的地区,而后才可以放开让市场流动,让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去选择应该去的地方。
时代周报:推动要素的跨地域自由流动,会不会带来分配的均化?
陈雯:推动要素的跨地域自由流动,不会造成分配的均化,反而可能会带来经济极化。
就全国而言,未来人口跟经济都是向城市群地区集聚的。在城市群内部,人口和经济也会向优势地区集聚。
不少空间会作为农业和生态保护地,绿色开敞空间要尽可能的多。政府的任务,第一是生态环境共保共建共享。我们现在正在做太湖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太湖是生命湖,水资源可以给上海、江苏、浙江等周边城市共享,同时,这些城市也要为太湖保护和治理共同买单。
第二是保证百姓福利平等,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化。目前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者生态补偿,来保证各个地区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要太大。
在我看来,欠发达的生态地区,未来发展有两个路径:一是在一定时间内利用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保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保护环境;二是不断探索一条生态资产价值化、生态经济的发展道路。风水轮流转,这些欠发达地区把生态保护好了,也许再过30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有可能发展得更好。
沪苏浙皖共发力
时代周报:上海无疑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这是否意味着其他地区必须配合上海的发展?
陈雯:这是多层级的中心体系,上海是最大的中心和龙头,辐射能力最强。南京和杭州等城市作为次中心城市、中继站,联手上海不断放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如南京辐射苏北、皖江,杭州辐射浙西南、皖南。
其他地区,不是说必须完全配合上海,而是要配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各行其是,共同努力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中心跟外围的关系,把矛盾协调好。
上海和周边地区都重要,上海的责任更大,国家资源会更多往上海倾斜,上海会集聚更多的力量,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多一些。
各个城市的分工有差别,上海侧重发展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引领科技创新和消费市场服务等内容。周边地区则更多从事制造业服务、农产品供给。
时代周报:目前,长三角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安徽省与其他两省一市存在明显差别。安徽的发展存在哪些具体问题?
陈雯:长三角是强强联手的区域,江苏和浙江都较强,安徽融入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虽然安徽实力相对弱,存在感不是特别强,但现在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就是强大的优势之一。
安徽目前存在的问题,跟其自身发展策略有关。此前过于注重发展合肥,几乎将所有资源集中在合肥,导致现在除了合肥有声音,其他地方声音弱,对接长三角核心区的力量不强。
每个发展策略都有优劣,在初期集中力量发展合肥没问题,但在一定时候要做适当调整。大家都强,才能整体强起来。
时代周报:安徽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快追赶?
陈雯:第一,在高技术上,将现有创新优势产业化。这点合肥做得不错,但合肥还是要尽早找准服务大局的定位。
第二,大力发展马鞍山、芜湖、安庆等长江沿线地区,提升沿江的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水平,与南京、上海等沿江产业形成很好的产业链。
第三,发挥皖北、皖南地区的农业和生态优势。目前社会存在误区,认为搞农业低人一等。其实发展农业和生态真不是坏事,农民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现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家提倡节约粮食。把农产品供给做好,农业也有可能会变成一个非常稳定的赚钱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