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股票 >

京东刘晖:中国消费者市场正在高速复苏 区域品牌成长空间非常大

疫情冲击之下,数字经济遇前所未有新机遇,电商经济逆势爆发,市值高涨,与此同时,流量之争风起云涌,外卖系统和餐饮佣金等商业模式饱受诟病,电商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9月18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变局与重塑——电商产业新商业峰会”在北京泰富酒店举行,峰会特邀专家学者、电商行业高管、证券分析师及基金经理从电商行业的现状、未来行业的想象空间、资本如何更好助力电商发展和未来电商行业的突围方向等角度出发,展开深入探讨。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表示,中国的消费者市场正在高速复苏,互联网平台在其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同时在高速成长的中国大市场中,会从品牌侧,消费者触达侧,智能工业等等方面给到支持,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拓展消费者的适应程度,帮助他们赢得更好的市场认可。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我基于京东大数据对于2020年上半年消费市场的分析,通过这个分析希望能看到国内市场对于中国品牌,特别中小品牌所展开的一些可能的成长路径,以及京东对他们的帮扶。

第一大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数据看一下中国市场上半年经济复苏的情况,各位做行业研究数据的人都很熟悉这些数据了,今年一二季度中国社会零售生产总额同比下降了,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保持着持续增长,上半年增速14.3%,京东一季度财报和上半年财报是20.7%和28%,今年整个上半年我们是领头羊,起着推动的作用。

这是根据公开的数据看到的,上半年各个省份的增速相差比较大,特别是发达省份受到疫情影响更加严重,一些边缘省份稍微好一点,这也带出一个话题,就是在整个经济以内循环为主的大环境下,区域市场,区域品牌和区域产业带在未来会有更强的发展契机。

同时我们看一下中国互联网人口的年龄结构,核心我们认为90后的占比达到了44%,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和生产命中年轻用户的需求是越来越关键的课题了。

回到京东的数据,从京东上半年数据看,中国品牌在疫情下的表现要明确高于竞合品牌的,这是本地化供应链在严苛环境下的供应能力以及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越来越强的信任感导致的。2020年上半年京东平台销售过亿的80%品牌是中国品牌,下面是消费者主动的动因,就是在消费者进入京东搜索某一个产品的时候,这样的动作频率越来越高了。无论是Top10还是Top100的搜索关键词中,中国品牌占比都在明显提升。Top10占比从11%提升到18%,Top100搜索关键词从10.7%提升到了19%。

此前进入京东的消费者很多是用品类模式进行选择的,大搜大屏幕智能电视,通过品牌或者价格去分类检索。现在大部分是直接搜的某一个品牌,比如说创维某个机型,小米的某一个手机,是非常短的过程,这背后代表着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认知度在持续提升。

同时我们看到2020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全方位增速远远高于竞争品牌,由于几个对比维度,商品、品牌、下单人次和订单量这几个维度。上半年疫情特殊时期,我们中国品牌比进口品牌增速高很多,基本上要超过20%—30%的增速范围,再次证明了在疫情之下中国品牌无论是从供应方面还是品牌认知度方面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右边是基于商品,特别是新品做的分析,在京东平台上某一类型的商品随着品质上升是不是价格也在上升,我们做了四象限的分析,其中具体的就不解释了,字很小。有大量的商品,比如说智能手机、5G路由器、洗发水这些商品,都保持了品质和客单价的同步提升。此前我们认为价格对于消费者是绝对的杀手锏,但是通过这个图的分析,发现在很多品类上如果让消费者感知到品类品质提升,他可以接受价格的提升,最典型的例子可以看一下某个手机的情况。此前苹果手机高价出现的时候,会担心有没有人买单,但是现在来看是没问题的。

真正消费者在意品质的品类上,其实提质提价的空间都存在,而且可以看到消费者心目中对于品质的追求在很多时间上是可以大于他对价格比价的关心的。

市场存在的机遇还在品类的拓展上,线上服务消费增长会非常快,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从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一季度因为无法上门,很多在线服务和线下服务都没法进行。随着二季度疫情的缓解,各地开放了进小区的政策之后,无论是家电维护,还是汽车、鲜花服务都有大量的增长。我们以健康品类为例,展示了京东的数据,比如说“618”的时候,孕产服务、齿科服务等等都有很高的增长,它实现了高速的加强渗透的过程。8月份推出的流感疫苗,搜索增长了几倍。中国服务市场我们认为还是一片蓝海,因为它的渗透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们认为这个空间对于未来中国市场大量的企业,无论是做实物商品企业捆绑内容服务商品一起拓展市场,还是更多纯服务的企业加入进来都是有巨大机会的。

同时在中国市场上扮演巨大活力决策的中小微企业还是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些数字大家都很熟悉,我不做更多的验证。我想谈在在疫情下面临的压力,比如说资金压力,产业链压力,还有一部分压力来自于如何了解和触达消费者的压力。中国市场处于一个品牌高速增长,商品数量高速增长的阶段,如何能让消费者搜索一个品牌命中商品,对很多中小品牌来说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用巨资,有很好的团队和路径完成自己的品牌市场塑造的,这个模式我们认为未来会存在明确的或找人电商的拓展,包括我们不需要这个品牌去打造大量的市场形象,而是让消费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在首页或者其他方式明确看到适合自己的商品,用商品的品质价格打动消费者。

比如说京东的京喜这种模式,帮助大量企业转型的时候都用这种模式,跳过市场塑造、品类塑造,高投入和很多制造型企业不愿意花钱做的过程。

我举一个小例子,其实中国市场真的是非常庞大,无论是它的层级分布还是幅员的分布还是潜力,很多企业、品牌只是一个区域的品牌,调研显示,实际上有大量的地方品牌,当地的或者100公里以内的销售收入占整个收入的70%以上,如果跟互联网电商做紧密的结合之后就会形成更强悍的挖掘和覆盖中国市场的能力。在南通我们有一个家纺品牌的合作伙伴,售价100元以下,覆盖圈在南通周围的几县几市。去年开始我们用京喜的方式帮助他们连通到了整个全国市场,70%以上的销量是来自于省外的销量,这是针对他们的销量画出的热点地图,广东、四川、北京都成为了它的重点销售产地。

随着这次开学,大量高校学生的被褥发霉了,他们的商品随着高校渠道的拓展,随着京东的拓展,在这个开学季产量比疫情前增加了一番。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背后想谈到的是对于内循环的中国大市场来说,对于很多小品牌和区域品牌其实它的机遇和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庞大的,需要的是一个更好的路径。

第二个板块想谈一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我们要从哪个角度下手。这是通过京东的POP平台做的分析,各个省POP平台数量和商家占比的图。广东省是一骑绝尘,这是一个真正能够利用内循环和全国大市场的,覆盖全国消费者很好的模式。接下来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福建、浙江,江西、河南、河北实际上店数在京东整个全国店铺数占比不低,但是成交额比较低。这也有品类结构的原因,中西部省份它的店铺是以农产品上新为核心,不像广东、福建、浙江有高单价值的工业品。规模也小,整个成交量包括运营手段和对大数据运用的程度都有巨大的差异,我展示这张图是想说,对于整个线上零售平台来说有很多区域和空间成长,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去挖掘。

再往下可以谈到几个产业带当前面临的成长情况,这一部分就快速过一下。第一个是高新产业带,通过京东数据给大家展示2019年7月份到今年6月份,可以看到在这几个带电品类上,原产自广东的商品销量一骑绝尘,针对这些产业带,互联网企业正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他们命中国内市场需求,是帮助整个产业带的产业模式进行数字化的互联网化转型。

第二个产业带也是今年特别受到明确关注的外向型的产业带,京东也接触到了大量生产电子产品,配件产品,纺织品的厂商,他们的压力是在于外贸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参与到国内的内循环之中,他们不了解用户也不了解渠道,就像刚才提到的,他们往往没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量利用像京喜、优品这种模式,让他们跳过品牌打造的过程,凭借自己商品的高质量、性价比来影响消费者,例子我就不细讲了。

第三个是农业产业带,刚才也谈到了在中部和西部大量的是以农产品上新为核心的,最近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一直会强调一点,就是我们特别明确看到了地标型农产品上新和消费者认知率的提升。2020年上半年地标类农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了74%,环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50%。在电商平台上一系列地域平台包括阿克苏苹果,烟台苹果等等,搜索地标关键词命中这些农产品,让这些农产品拥有比其他同类农产品更好的附加值和转化率。

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区域的农产品通过打造地标的品牌,通过进一步的完成二次加工和深加工能力,明确的提高自己商品的附加值能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对于地域农产品上行的价值,2020年京东平台主要是以贫困县为主,同比增长达到了84%,成为地方农产品重要的成长和销售的渠道。

谈完了几个类型的像高新技术产业带,外贸产业带,农产品产业带,我们再看看怎么帮助这些产业带,或者帮助这些企业拓展中国的大市场,加速内循环参与的一些举措。

首先能想到的是电商平台所做的连接能力,就是连接商品、品牌和消费者,同时我们塑造了非常好的渠道,通过各种渠道锁定不同的消费者为他们提供价值,帮助各个区的农产品或者商品打造品牌。“618”当中有187个品牌下单成交额破亿元,左边列出了面向不同消费者我们也做了大量分级的或者更有聚焦性的渠道尝试,比如说针对一二线高端用户,也有京东会员店,用更高品质的商品,更高品质的服务覆盖他们。针对城市一小时生活圈,O2O的方式我们用京东到家等等店面模式,未来我们也会开放更多供应链,用O2O的方式让更多便利店和超市能够成为线上服务的一员。

对于下沉市场我们谈得也比较多,像京喜、外卖店,让线下的消费者能接触到更多的商品和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今天特别想谈的是在推动中国的品牌,特别中小品牌更好的拓展中国市场的另外一部分能力,就是技术,特别是供应链的技术能力。京东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企业,我们也是把整个公司的定位变成了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企业。在这背后我们能把过去十几年京东从自营开始积累的供应链能力不断开放给品牌,我们举了一些典型的例子,通过京东智能供应链销售预测可以减少大概3/4销售机会的损失,通过京东智能物流体系可以减少30%的物流成本,我们也在努力把传统线性供应链向高质量未来网状供应链做推进。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明确帮助每一个企业去预测过去未来一个季度典型的商品在全国500多个京东所在的库房,所需要的产品数量可以得到应用。这个中秋我们和大量月饼企业合作,帮助它计算和评估在某一个区域如果推出月饼礼盒的话,定什么价格,什么样的包装,跟谁合作才可以更好的命中消费者。通过数据所制定的无论是生产还是营销的决策,都可以全面的帮助中国消费者获取更好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帮助中国企业拥有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具,更好的面对市场,完成数字化的升级。

这边我们展示了京东在智能物流方面的进展,通过仓储物流可以迅速帮企业完成全国的覆盖和加速。我们最近特别谈的多的,感触比较深的是定制模式对企业的帮助。我们此前刚刚完成了C2M的行业报告分析,典型品类,新品占比增长来看,新品在整个销售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之前我们一直认为高速更新的电脑数码这类,甚至在母婴、图书、医药保健品上的占比也是持续增加的。

特别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您会好奇消费者是不是真的懂什么叫C2M,他们实际上不太懂。12%的消费者告诉我们什么是C2M,但是我们把他曾经购买的商品列出来,让他评价这个商品是不是满意的时候,70%的消费者认为是非常好的,26%的消费者认为很好,满意度是极高的一个品类,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产品。C2M是典型真香的案例,这样的商品出现在他的面前会毫不犹豫的购买,也会得到非常好的反馈。

我们在旁边也给出了“618”我们跟踪C2M新品的数据,它的销量同比增长达到了6倍以上,厨具类增加了9倍,家清类增长了11倍。C2M从特别重特别贵的模式,到现在变成了平台模式,我们可以把初步数据分析交给京东的平台系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给厂商一份比较精准的报告,根据报告我们再进行到下一步。因此现在无论是C2M的门槛还是商品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们也认为这是中国在整个面向未来中国制造业的一个典型优势,因为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中国电商渗透率这么高,能拿到这么完整的诉求数据、使用数据和售后数据,我们也可以更精准的通过消费者诉求来完成商品的定制和销售的定制,因此我们也认为这个举措会让中国的制造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弯道超车,可以成为标杆项目。

基本上这是我跟大家的分享,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市场正在高速复苏,互联网平台在其中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同时在高速成长的中国大市场中,会从品牌侧,消费者触达侧,智能工业等等方面给到支持,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展品牌影响力,拓展消费者的适应程度,帮助他们赢得更好的市场认可,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