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握全球科创竞争新动向 实现上海科创中心创新引领
作者: 芮明杰(作者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教授)
[ 科技创新竞争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需要密切研究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高端、高效、高速,培育一大批类似华为这样的世界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型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多主体合作,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上海科创中心全球科技创新引领的功能。 ]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的最重要领域。要在未来的科学技术、产业发展中赢得先机创新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如何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体系驱动高端产业的领先,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任务。
于是,科技创新竞争已经成为常态,创新竞争的领域已经从科技创新延伸到产业创新领域,而且更多已经延伸至基础研究创新领域。最近几年,已经可以看见各国纷纷加大对基础研究及创新的投入。此外随着创新竞争的激烈展开,影响科技创新应用效果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也成为改革、营造的重要方面,战略变化因此已经开始。
科技创新范式的变化
所谓科技创新范式是指基本的科技创新式样,从创新的开放程度来看,创新的范式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封闭式创新,即关起门来自己研究创造;一种是开放式创新,即打开大门大家一起合作研究创造;一种是半开半闭创新,即自我为主开门合作为辅的创新。
如果从创新的程度来看,创新的范式有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两大类;创新已有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开放式创新才能摆脱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停滞和危机,才能打破僵局和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化压力为动力,重建竞争优势;而突破式创新才能够后发先至,实现跨越式发展,华为的5G就是突破性产业创新成功的典型。
然而,目前科技创新的范式除了上述范式之外,还有新的变化:一是创新合作方式变化,开始从原来的一个主体一个中心为主展开转变为多个创新主体多中心合作开展,更进一步发展为去中心合作展开。
二是创新的生态空间开始变化,从类似硅谷的创新要素地理空间集聚式合作方式转变为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在互联网网络空间以平台集聚方式合作创新的方式转变。我以为,还会向完全开放式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网络空间平台集聚式合作创新的方式转变,例如在技术与产业创新方面,顾客也是如此平台上的创新参与者。这类变化对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服务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超前考虑。
科技创新竞争的趋势
科技创新竞争已经十分明显,竞争已经从单纯的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数量方面,转变为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质量方面展开。创新生态图谱三个方面的创新资源投入十分重要,投入的配比要合适,这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的质量,有没有高质量的创新,才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它直接表现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在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出更好更多的创新成果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在创新质量方面的竞争已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预见力的竞争。创新是对未来某一方面的成功,如重大技术的发明,市场上的商业成功,产业领先。创新需要孜孜不倦的研究,更需要研究者有优异的产业预见力和创新预见力,因为这两个创新预见力是引领创新走向成功的直觉与理性。
2)科技创新速度的竞争。即是否能够在诸多相同创新领域中,率先出成果、出论文、出专利、出新技术、出新产品,从而赢得领先。
3)科技创新效率的竞争。目前各国科技创新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竞争,在有限的投入下谋求更好更多的创新产出。
4)科技创新生态状况的竞争。即创新数量、质量的提高与科技创新主体所在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状况有关,因此改善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图谱、生态体系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竞争的重要方面。
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改革
科技创新的竞争、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好的科技创新制度机制设计,其实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了科技创新制度与机制的改革。例如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政府开始对其科研院所等开展“独立行政法人”改革,使其由“国家机构”转变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行政法人”,其核心特征是转变政府职能,下放权力、赋予用人单位自主权,结果取得了显著技术研发成果。在此基础上,2015年日本政府对“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进行了修订,首批31家“国立研发法人”被正式批准设立,其目标是提升日本产业技术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日本又在积极探索“特定国立研发法人(超级法人)”制度的设立,以期打造具备世界最高研究水平的研发机构,出更多新产业新技术成果,保持日本产业在未来的领先地位。
又如,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体制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完善中。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有720多家,类似我国的科学院体系,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其建立以来,一直以满足美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为使命,以“任务导向”为原则,根据美国的战略性科技创新需要,由美国国家资本介入到国家实验室的筹建与运营,实施一套完整的预算与绩效评估管理体制,成为美国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为科技与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这些国家实验室经费全部来自联邦政府的职能部门,如能源部、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其中预算与绩效评估管理体制是国家实验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绩效评估结果决定着实验室获得拨款的情况,决定了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质量的判断。绩效评估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对实验室科学技术成就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成绩的评估。评估成员是外聘的,既有同领域的高水平技术专家,也有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与财政预算拨款直接挂钩,好的绩效才能获得更充沛的预算拨款,实验室才能不断发展,否则可能被淘汰或关闭。
科技创新制度机制安排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加有效,创新效率更高。为此科技创新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各国正在进行的工作。为此我们也需要重新评估科技创新制度机制,进行深化改革。
我以为目前的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与执行特别重要,在开放式创新成为趋势的条件下,是否有合适的知识产权制度十分关键。
二是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制度与机制,创新激励不能光靠精神激励,也需要经济激励,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建立与发展很重要,可以看作资本市场对创新的认可与鼓励,但光靠这个还不够,需要更为普适的创新激励机制,让更多创新人才的创新主动性发挥出来。
三是对现有的科技创新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目标是建立高效的创新组织管理体系,这种管理系统应该对应创新图谱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设定,例如,产业创新的组织与管理应该主要由市场机制配置为主,切忌拉郎配。
科技创新主体的变化趋势
在过去,全球都认为,创新主体是科研院所、大学、中小企业,在创新生态图谱的创新分工合作中,分别承担自己的创新主要任务,例如,科研院所与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创新与应用技术创新,而中小企业则从事产品、市场、技术方面的产业创新任务,认为大企业保守忙于垄断市场,不是创新主力。其实当下创新主体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有一大批世界级科技创新型大企业崛起,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领导者、主力军,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甚至基础性应用研究方面也进行大量投入研究,进行突破性创新。
当今世界高端前沿新型高技术领域与产业领域,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领军企业,如计算机软件产业是微软,网络搜索产业是谷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特斯拉公司,芯片制造产业是高通,高端医疗设备是GE,精密照相产业是佳能,飞机引擎制造产业是GE与罗尔斯-罗伊斯;5G通信产业是华为,光刻机产业是荷兰ASML公司等。这些企业甚至在基础科学如AI、生命科学、数据分析、基因、智能化等方面进行大量研发投入,进而保持公司规模大、技术领先、创新能力强、产品独一无二、附加价值高,代表这些产业全球最高水平。
我个人以为,“世界级”科技创新型企业是以重视技术研发和拥有核心技术为主要驱动力,拥有全球研发体系和国际化研究团队,具备强大的开放式创新和持续创新的能力,整个组织的创新文化氛围浓厚,能够高效地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创新成果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的企业,是现在与未来创新的主力,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者。
我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推进,依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创新驱动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竞争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需要密切研究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高端、高效、高速,培育一大批类似华为这样的世界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型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多主体合作,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上海科创中心全球科技创新引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