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选择深圳而不是国外名校 深圳的科研吸引力到底有多强?
作者: 黄琼
[ 近年来,深圳围绕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等领域不断深耕,围绕国家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设立了多个基础研究机构和设施,逐渐形成了创新靠人才支撑的体系。 ]
[ 2019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
[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新登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7234户,同比上涨38.5%。 ]
四十年间,从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成绩离不开强调科技发展。
9月21日,又有一家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实验室——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在深圳举行揭牌仪式。据了解,实验室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隶属华为服务与软件研发管理部。
“目前移动网络的基础性能存在根本短板,网络优化耗时费力只是打补丁,导致网络并没有充分发挥能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表示,本次成立的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旨在用数学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结构的问题。实验室将会聚集国际著名的科学家,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面积极探索,挑战网络层级规划的“学术无人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湾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确,近年来深圳发展科研的决心坚定,逐渐形成了创新靠人才支撑的体系;下一步,政府支持、高校参与、产业融入,将多方配合出拳,加快科技发展将是重头戏。
“校企”强强联合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家基因库、鹏城实验室等陆续建成;诺奖实验室已授牌11家,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由2010年的419家增加到现在的2642家;PCT(专项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量常年保持在全国的30%以上、连续16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近年来,深圳围绕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等领域不断深耕,围绕国家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设立了多个基础研究机构和设施,逐渐形成了创新靠人才支撑的体系。
罗智泉举了一个例子,来自全国各大高校数名原本计划去国外名校读博的学生,最终选择了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读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的成立。
“深圳发展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府的大力推动、高新企业的支持,使得深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来到深圳、留在深圳,为科研发展贡献了很大力量。”罗智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与企业合作可以拿到很好的应用数据进行紧密的工作,也吸引了国内最优秀的博士过来,通过这个模式,可以解决很多人才凝聚的问题,大学也需要和产业合作,共同努力,把人才留住。”
比如此次揭牌的未来网络系统优化创新实验室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体验,也会关注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通信性能和体验,在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及体验方面做出贡献,这也需要大量的数学家、人工智能科学家以及企业和运营商的专家共同努力。
“正是与华为的合作,给我们提供了应用数据,让我们直面产业界的痛点,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难题。”罗智泉表示,“实验室不是凭空而降,在成立之前学校与华为已经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现在实验室揭牌成立,可以让合作继续固化,长期进行。”
科技研发决心坚定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深圳市始终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打战略,高新技术发展已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在此次实验室揭牌仪式致辞中如此说道。
如今深圳上市公司超过400家,总市值超过10万亿元,坚定发展科研的决心始终不变。二十多年前,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大胆创新,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启了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逐渐补齐基础性研究薄弱的发展短板。从此,深圳告别没有大院大所的历史,逐渐建起和拥有了一批实力雄厚、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顶级科研院所队伍。
在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中,深圳从过去的“贴牌工厂”,发展成如今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深圳市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498.16亿元,增速较一季度回升8.7个百分点;全市共新登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7234户,同比上涨38.5%,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实现V形反转的重要力量。
同时,40年间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也应运而生:华为成为全球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腾讯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比亚迪数次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从2万元资本起步的华为,它不仅是深圳高科技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参与者。
深圳对科研发展的政策保障也在持续加码。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经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市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应当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百分之三十”,并规定“市政府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科技人才”,保证财政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