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我们在非常努力地做自己的本业 访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

我们在非常努力地做自己的本业 访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马秀岚、张靖超采写

进入2020年,华谊兄弟(300027.SZ,以下简称“华谊”)在舆论中的关注程度仍未减弱,《八佰》上映后,华谊今年的业绩走向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

自2018年陷入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后,去年华谊度过了创业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亏损超过39亿元,其中包括在过去几年因投资并购产生的巨额商誉减值。2020年半年报显示华谊亏损2.31亿元。

巅峰有时,低谷有时。从市值一度超过800亿元,到过去四年间华谊在主营业务上不达预期,三度缺席春节档。一些战略投资战线过长、投资过大,而内容输血没有跟上,导致华谊现金流紧张。2019年华谊四处筹钱,并不断剥离一些非主营业务,实施“影视+实景”的新战略。

《八佰》目前取得超过29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排名第十的影片。舆论将此称为华谊触底反弹的一次重要机会。9月16日华谊发布了“H计划”第七季片单,其中分为五个篇章18部影片,将在2020~2021年上映。冯小刚、贾樟柯、周星驰、陆川等导演的新片包含其中。

2020年9月18日,就华谊发布“H计划”片单的执行情况以及《八佰》之后公司经营情况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

我们能控制的是制作和创作的部分

《中国经营报》:片单上看到一个变化是原先的一些导演回归,释放出什么信号?

王中磊:其实没有回归不回归的说法,因为这里边很多导演都是以前跟华谊合作,现在合作更多的是出于项目上的契合度。华谊还是有很好的电影底蕴,跟创作者之间的沟通比较顺畅。

另外我也做了这么多年,在资源上、与这些人对电影的理解上认同感非常强。所以这一次的片单挺综合,老的合作伙伴、新的导演都有。

《中国经营报》:华谊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片单上的电影会在今年争取多上几部吗?

王中磊:还是按照既定的商业计划来进行,当然从运营角度来说,对于资金的回笼和报表的平滑性上也是我考虑的,《八佰》创造了很好的成绩,体现在报表的平滑性上不错,今年我们是不是减少一些有风险的电影进行上映,会进行这方面考虑。

年内,《八佰》之后在这次片单当中还能上两三部,其他是2021年要上映的影片。年内能上的这些电影现在每一部都有它的宣传节奏,但已经明确定档的是《温暖的抱抱》,在跨年档上映,现在制作完成的还有三四部是根据档期来进行未来宣传的定位。

《中国经营报》:2018年到2019年的第六季“H计划”片单,《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等影片从市场判断来说未达到预期,也有影片未能预期上映。怎么确保这次的片单能在未来两年内按期上映?

王中磊:每一次华谊的“H计划”片单跨度都是两年,对于这个电影片单我们的要求或者特点是要完成度很高的影片。我们并不想每一次电影片单发布,只是一个PPT的发布,更多的是影片已经进入到实体操作,甚至已有制作完成的和已经在择期上映的影片来进行发布。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控制的更多是制作、创作上的部分,有一些其他因素,像疫情,还有行业里的不可控因素,不光是华谊面临,很多公司也面临,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

前两年大家一直在讨论华谊的一些事情,一些情况碰到了,我们没有办法,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更多的是我们从创作角度上完成。

对于票房未达预期,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更准确更专业的判断,项目的选择很重要。第二对于团队的运营也要做一些检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另外华谊是被用放大镜观看的一个公司,其实每个公司都会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不可能一年10部电影片单,每一部都是高票房高产出。每部影片对于票房的需求也不一样,像第六季片单里的《江湖儿女》《找到你》,对于我来说,都是成功案例。

难道只有卖到30亿元票房才叫成功吗?《找到你》是以两个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当代题材,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成本控制很好,经济效益也非常好。

《江湖儿女》也是第一次文艺片可以卖得这么高。衡量一部电影的成功不只票房一个维度,只是我们那两年特别需要一个在高票房维度的电影,可是我们碰到了一些问题。

做好了《八佰》不赚钱的准备

《中国经营报》:《八佰》截至目前天票房超过了29亿元,目前取得的成绩是否满意?达到你们的预期了吗?

王中磊:非常满意,没有预期。因为电影在特殊时期上映,很难预期。从我们确定档期的那一天起,从数学公式上来说,我们不可能取得高票房,当时影院是不超过30%的上座率限制,市场屏幕恢复程度是70%,计算一下只能拿到21%的市场表现。

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和希望,在这个时期上映,作为华谊来说,就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因为我们所有现在的成绩全是电影和观众给的,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去做,同时我也对这部电影有自信。现在的效果肯定是超出了预期,整个市场都得到了一个提振。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电影的产业没有因为疫情遭受长期或者中长期影响,它在短期之内恢复过来了。

《中国经营报》:当时《八佰》决定上映,有没有考虑亏钱的事情?

王中磊:刚才我提到责任和勇气都是具备的,而且电影在拍摄时就具备了这样的勇气,因为投资方包括导演在一起决定这部戏的拍摄规模以及方式的时候,其实做好了它不是一个赚钱项目的准备。但一定要做这个项目,既然在最初就这么想过,已经给了自己一个很大的动力去完成它。

另外在上映时,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心理,就是电影能够进到电影院跟观众见面是很大的成功,基于这两个方面,我们再去做好自己专业上的事情,宣发上的事情,其他的都是观众和市场给予的。希望《八佰》还可以继续好,长尾效应再长一些。

《中国经营报》:目前看它给公司的贡献是什么?

王中磊:多方面的。第一,最基本的在运营层面,它迅速解决了项目主体上的现金回收。这部电影的投资回报应该能进入到华谊所有电影项目中单项目投资回报的前三名,也是华谊主控主投项目中,到现在为止票房最高的作品。第二,对于团队战斗力的考验、凝聚力的考验,作用也非常大。因为疫情,加上去年贺岁档我们也没有影片,大概已经马放南山10个月了,而且我也没有因为疫情开除任何宣发员工和院线员工。10个月大家在一起都在蓄力想做一件事情,《八佰》强有力的反馈,其实在这方面对我来说意义非常大。第三,对于行业的提振和信心意义也很大。《八佰》上映大概两周之后就有很多大片开始定档,“十一”国庆档电影也都出来了,证明整个市场的信心在加强。

利用好自己二十多年的成熟体系

《中国经营报》:刚才提到现金回收问题,外界比较关心华谊能不能靠《八佰》渡过难关?

王中磊:肯定有很大帮助,但是靠单片没办法做很多事情。在资本上,华谊在做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我们想做一个生命周期很长的电影公司,做了很多中长的产业链布局,包括像主题公园、衍生品、动画电影,这些都是中长期的投资,需要一定时间累积才可以做,做这些长期项目的资金靠主业单片来累积资金是不行的,一定需要资本来运作。

资本层面,我们在做新一轮的定增,还有其他一些资本的组合。新一轮的定增其实就是把我们的资金倾向于往中长期布局的这些产业链上投入,实现持续发展,使我们杠杆成本降低,如果我们全是用短融来做中长,成本就太高了。

对电影本体资金来说,《八佰》肯定有很大缓解作用,可以让我们持续有力地推出新影片。而且现在“H计划”发布的片单当中,基本上90%影片已经完成了前期投资,会陆续推向市场。这给华谊在主体上的资金带来非常良性的循环,《八佰》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另外从运营的角度,我今年回到电影公司的主业上来进行运营,会更好地配合整个集团,包括(王)中军总负责的资本这一块。他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概念,我们看到今年华谊跟招商银行合作,招商银行将向华谊兄弟未来三年的影视片单计划提供不超过1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影视项目的开发制作等诸多环节。合作片单超过30余部,作品时间覆盖到2023年。其实它是集中在主业影视片单上。

我觉得未来的华谊也好,其他的大电影公司也好,在整体上市公司资本退潮情况下,其实应该学习国外电影片场的方式,用金融的方式消耗大制作的成本压力,不应该都拿自有资金做,这不是非常好的资金管理方式,在这两方面都是需要加强的,也是我推出“H计划”用了大概10个月的时间背后的一些支撑。

《中国经营报》:你刚才谈到对于资本的运作,包括长线的布局等华谊还是会去做。这两年华谊遭遇困境,继续去做这些长线布局,现阶段对华谊来说是不是最重要的?

王中磊:我们肯定遭遇了很多情况,其实别的企业可能也碰到一些问题。对华谊来说,对于我的团队来说,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被动,其实我们都在非常努力地做我们的本业。中长的部分也在做两方面,一个是保持产业链上中长投资的有效执行,还有我们会剥离一些非主业的资产,来进行整个的资金链和报表的平滑,这都是作为运营者要做的事情。

《中国经营报》:你重回电影公司以后主要做了哪些调整?回到这个职位以后对自己现在的表现是否满意?

王中磊:还可以。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挺容易的,因为华谊在电影上的底蕴比较足,再加上我们有强大的磁石效应,对于电影的理解、我们的资源吸引优秀的人才跟我们一起来做项目的开发跟合作,这样可以很快解决前一段时间的创作问题,希望未来“H计划”的这些片单效果都还不错。

我回来以后主要还是聚焦到专业性的打磨上,包括创作、宣传、发行整个的电影链条,聚焦创作本体,把握好故事内核和细节品质,同时在后面的每个环节都拿出最好的专业能力,利用好我们自己二十多年的成熟体系。这也是华谊在之前之所以能拿出那么多成功作品,被观众认可和信任的根本原因。

在项目选择上,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首先要对它有强烈的认同感,要和创作者充分达成共识,只有真正相信它所讲的故事,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认同它所传达的价值观,才能把这个电影做好。

深度

走出“舒适区”的华谊兄弟

8月14日,《八佰》云首映当天,王中磊在现场谈及《八佰》上映期间的一波三折,一度哽咽落泪。从该片开始宣传到真正上映,华谊等待了463天。王中磊表示这过程像一个旅程,魂牵梦绕,过去的每一天都在想着《八佰》。

如今,王中磊终于短暂地歇了口气,从8月14日《八佰》开启点映,影院目前仍然有上座率限制,截至9月21日,《八佰》达到了29亿元票房。

王中磊坦言《八佰》对华谊肯定有很大帮助,对电影本体资金来说,《八佰》有缓解作用。但是靠单片没办法做很多事情。9月22日晚间,华谊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王中军、王中磊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主要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

今年,华谊对电影公司高管职务进行了调整,王中磊回归再度掌管电影业务。在2016年王中磊从负责电影业务转为集团整体运营的操盘者,那也是影视行业在资本市场正如日中天之时。“是因为那时我们的财务状况和资本状况太好了,华谊估值都到700亿元了,有大量的资金可以让我们去把企业变大。”王中磊曾对媒体坦言。但这也导致华谊在主营业务电影方面开始失去风险控制的弦,除了开始缺席一些重要档期,爆款作品也鲜少出现。

王中磊承认过去几年行业发展较好之时自己在舒适区,但现在需要调整。他说回归电影公司后更多是从内容上进行调整。他表示相信自己对内容的判断。王中磊能否带领华谊重新回到正轨,还需时间来验证。

今年4月,华谊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发行对象包括阿里影业、腾讯计算机、豫园股份等。

另外,华谊兄弟在7月31日与招商银行达成合作,从后者获得15亿元授信,针对其未来三年的影视片单。据介绍,2006年在电影《集结号》项目中招商银行为影片提供了无抵押贷款5000万元,是招商银行做的第一笔电影行业中的无抵押贷款。

而这次招商银行基于华谊影视片单的授信在银行业也是创新产品,15亿元的规模也是第一次。

从最早资本化上市到最早签约导演、演员工作室,绑定明星导演,华谊在资本运作方面一直较为大胆,但也被外界称为不务正业。即使到现在王中磊称,对于中长的产业链布局,这部分资金靠主业的单片来累积资金是不行的,一定需要资本来运作。对于和招商银行的合作,他认为在整体上市公司资本退潮情况下,其实应该学习国外电影片场的方式,用金融的方式消化大制作的成本压力,不应该都拿自有资金做,这不是非常好的资金管理方式。

老板秘籍

如何看待《八佰》票房超过了29亿元?

非常满意,没有预期。因为电影在特殊时期上映,很难预期。从我们确定档期的那一天起,从数学公式上来说,我们不可能取得高票房,当时影院是不超过30%的上座率限制,市场屏幕恢复程度是70%,计算一下只能拿到往常21%的市场表现。

更多的还是一种责任和希望,在这个时期上映,作为华谊来说,就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因为我们所有现在的成绩全是电影和观众给的,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去做,同时我也对这部电影有自信。现在的效果肯定是超出了预期,整个市场都得到了一个提振。

你重回电影公司以后主要做了哪些调整?

我回来以后主要还是聚焦到专业性的打磨上,包括创作、宣传、发行整个的电影链条,聚焦创作本体,把握好故事内核和细节品质,同时在后面的每个环节都拿出最好的专业能力,利用好我们自己二十多年的成熟体系。这也是华谊在之前之所以能拿出那么多成功作品,被观众认可和信任的根本原因。

在项目选择上,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首先要对它有强烈的认同感,要和创作者充分达成共识,只有真正相信它所讲的故事,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认同它所传达的价值观,才能把这个电影做好。

简历

王中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1970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1994年与兄长王中军一同创立华谊兄弟;1998年开始执掌华谊兄弟影视业务,带领华谊兄弟先后推出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电影作品,总票房超过二百亿元,多次包揽华语电影票房冠军,成为华语电影第一品牌,也成为业界公认的华语电影“金牌制片人”。2016年,将主要精力移至集团整体运营,开始全面掌管集团主要业务板块的发展和联动。王中磊同时担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副会长,横店影视产业协会会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