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张爽:劳动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和发展出了问题

“2020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27日至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副总工程师张爽出席“新发展格局下的人力资源创新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分论坛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今天来的各位嘉宾,也非常荣幸今天能够跟大家分享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参与到劳动风险以及用工管理的实践工作,今天把我们这个工作中的一些感悟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从数字化转型说开去

前几年对我们来讲用工风险这个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怎么样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监测发现劳动用工风险?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压力倍增,这个压力直接传导到了我们的劳动用工及风险管理工作中,这对我们传统业务来讲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想尝试一下这个事情我们能不能干。然后就把我们对这个事情的理解以及需求的理解重新做了一字分析,我们认为监测本身不应该仅仅是传统意义上讲的信息化系统的事,应该融入一些价值再造、系统重构,是一个标准的数字化转型的项目需要。

当我们把需求看了一圈,这个事情我们能不能做?我们有一些方法论,我们积攒了一些数据,我们也建设了企业信息系统的1.0、2.0版本,最让我们下决心做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事情,我们评估这个事情应该还是可以做的,并且大概有60%的把握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接下来我们怎么样做这个事情,能把它做成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我们做了一个梳理了对比,怎么样理解数字化转型?对比其他之后,我们总结出:第一,我们非常尊重原有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系统和工具,并且认为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具,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所有业务的基础,怎么把这个东西用好,这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情。第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非常有必要引入新的生产因素,怎么样把数据用好。我们不仅要用技术还要把数据用好,同时要能够促进业务创新,能够实现价值再造以及体系的重构。

我们对这个系统整体建设阶段有一个前期预期和规划,我们第一步要能够实现数据的连接,实现活数据、多维度数据的聚合。第二个阶段我们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沟集关系,实现可视化。第三是实现流程的透明和支撑决策的重要作用。第四、第五是我们对于系统建设希望达到的更好预期,基于现在整体的数据化转型阶段来讲,能够实现自动的预测和分析,基于大数据实现自动预测,并且根据不同环境、不同阶段做很好的模型自适应和自完善。

对于我们这个系统能够实现什么对外赋能做了划分:一是实现IT赋能;二是数据赋能;三是实现AI赋能,这是我们的愿景和目标。

二、劳动用工风险监测案例

这个案例最开始定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风险怎么发现,二是怎么管理好风险,三是我们希望不仅仅是风险,还能转化为一些新的机遇。

基于三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四个目标:一是要有清单,会有风险清单、企业清单;二是要有画像,这些画像其实是我们原来最擅长做的,因为这个画像中不仅有宏观层面,比如区域画像、产业画像,同时还有微观的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画像。因为我们理解劳动关系最根本的点在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出了问题,如果企业一切向好发展,所有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化解甚至解决。所以,画像这一块应该是我们传统业务中做得最好的一部分。三是有场景,比如说就业解析度怎么做,比如说出来之后怎么样服务于政策落地,怎么样服务于再就业,这是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场景需求。四是有衔接,所有我们现在做到的数字化转型事情其实最大的价值在于连接,在于连接之后实现数据价值的重构。我们在连接过程中一是工作层面的连接,包括就业工作、包括风险管理;二是目前我们能够衔接到的包括舆情、工商、电商、招聘、司法、社保,这样的数据在我们工作流过程中已经实现了非常好的衔接,当然这里面也有后续可以改进和完善模型的空间。三是内外的衔接,我们现在从就业角度衔接了一些产业+就业的维度,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园区、文化部门,其实也在尝试建立一些连接。

最后是我们整个解决方案的总框架图,是我们对于用工风险监测过程中整体方案的思路。

第一,一个体系。

非常幸运,我们这个事情得到了三方体系的支持,我们讲的三方是政府、工会以及企业组织。企业组织当然中间就有我们的企联跟工商联。我们是3×3体系,一是三方;二是三全,全时、全网、全库;三是三早,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然后是三对接,对接权益、对接培训、对接再就业。

从数据上来讲,一部分我们引入了外源数据,同时也有内生数据,系统本身的建设既是一个数字化系统,也实现了全景化展示,在处置过程中能够实现很多智能处理。特别强调我们的专业化,我们非常幸运,我们在跟北京市人社合作过程中做了非常细的专业化分工,除了我们自身的研究团队,同时咨询中心的舆情团队前期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北京人社给我们的专业业务做了深度融合,基本上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人社的同志一周大半周的时间都在给我们做业务指导,基于这样的情况能让我们理解原有的系统是什么样的情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三个段对的配合。

从机制上来讲是横向和纵向的联动。纵向的联动包括国家三方、市人社、区人社已经有初步实现,我们在横向联动方面也在积极推进过程中。

第二,以数据的聚合、赋能为主线。

一是做数据聚合。我们做了几十个维度的测试,最后发现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把你最需要的数据推送给你。

二是做数据重构。这是目前我们整个业务中非常亮点的一个工作。

三是数据赋能。从数据赋能来讲我们目前已经能够做基本的业务支撑,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在数据建模阶段做更深一步的升级。

我们很多数据是在我们的内网运行的,因为它是风险管理,我们理念的转型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阶段和方向。

我们认为它有几个方面还是很重要的:

一是意义和价值,它是劳动关系领域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例。你流程中产生的结果不仅仅是你本身的成果,可能我们现在监测到这个风险,其他部门拿去说要核对一下就业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其实我们的名单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抓手。

二是在市区联动过程中各个区工作的成效、时效所有都做了线上留痕,我们现在也在研究怎么样把各个区县所有的工作更好的体现。我们原来有时候开玩笑说劳动关系管理最大的成效是一年没有任何异常事情发生,但是这个事情很难用一个定量化的方式考核,可能一年我们17个区都没有异常事情发生,但是怎么样考核大家劳动关系所有管理工作呢?我们通过留痕做反向的考核。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现在这个系统进展到哪一步,我们对整个工作做了一个划分,我们系统现在按照我们预期的阶段目标在做,我们在第一个阶段数据聚合、数据重构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我们希望在下一个阶段,在多维数据的进入、风险模型的建设方面有更好的完善,有更多经验数据,能够为未来预测和模型自适应提供更好的内生数据支持。

三、企业竞争力分析

我们原来其实没有特别强的意识,我们一直做产业,我们的咨询团队更多是做产业工作,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别朴实的道理,产业和就业从来都不是分家的,但是我们原来只是站在产业的角度来看经济,来看产业。我们发现就业本身其实就是产业某个层面的体现,产业的变化其实就是就业的一个前兆。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个东西结合起来看,发现我们做的竞争力分析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怎么看待竞争力这个事情?

第一,要在不确定下找到相对的确定性或者战略决策支撑点,这是我们竞争力分析的核心工作所在。

第二,我们觉得应该在整体过程中去看竞争力,所有的资源条件都有可能从原有的优势研究劣势,在新条件下怎么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第三,应该放在企业的系统当中去看待竞争力。

这是我们的ISVSA模型,我们现在情况下不是要一个非常宏观的分析,也不是按照一个传统框架做咨询业务,而是面对问题导向,快速发现问题,形成解决方案,其实这个方法论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基于这个我们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基本业务架构,包括我们的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我们对于产业+就业基本上所有的领域是三个业务根基能够支撑和覆盖的。

这是我们现在基于已经做的竞争力系统的1.0、2.0,我们现在已经在做3.0系统升级,用量化的角度评判企业竞争力,实现超前预测以及问题的洞察,最终实现风险和预警相关的管理。

这是我们整个竞争力分析的评估体系,基本是我们的一些业务形态,包括指标体系、分阶段评估、多渠道数据来源,今年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是怎么样评估供应链甚至产业链的竞争力。到后面我们的动态指数发布是通过大数据、通过对于行业信息的捕捉,形成比较通用的指数和风向标,我们叫“动态指数发布”。

四、牡丹集团简介

前面徐主任讲了我们整个牡丹集团的经历,在制造时代我们做电视机的制造,在服务经济时代我们做园区的运营,进入新的数字经济时代我们现在大踏步的迈入信息服务。

这是我们整个智能咨询板块业务架构,我们竞争力研究基本是在研究中心,还有舆情中心,包括舆情监测、舆情管控、舆情培训等等。第三块是我们的传播中心,我们有分工也有协作,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融媒体板块最大的优势。

这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