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直辖市”:多些学术探讨也无妨

原标题:“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直辖市”:多些学术探讨也无妨

▲图/新京报网

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外,中国还需要设立新的直辖市吗?

这两天,一篇发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火了,文中有关“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升格为直辖市”的论述引发热议,并引起股市的关联反应。8月3日午后,新疆板块中的新疆火炬直线拉升封板,国际实业、新疆众和、合金投资等跟涨;山东板块的青岛金王直线拉升封板,青岛港、青岛中程等跟涨。

对于引发的热议,论文作者之一陈田回应:这篇论文中的观点仅是一家之言,欢迎其他专家各抒己见,回归正常的学术讨论。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在“空间重构”

这篇题为《“十四五”时期,如何优化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的文章,发表在2020年第7期的《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和7月25日的“中国科学院院刊”微信公众号上。

这篇上万字的学术性论文,通篇都在讲“十四五”期间如何优化我国的行政区划设置。关于直辖市的部分论述,只是一笔带过——出现在文章第二部分第四节“推进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组织体系”中的第一个小点,相关论述仅七八十个字而已。

此文讲了一个关键词——“扩容”,包括管辖区域与行政权限的扩容,建议的手段就是行政区划调整。除了支持深圳、青岛、大连、喀什四个城市升格为直辖市外,其还提到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的扩容,也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南京等城市扩大行政管辖范围。信息量这么大,为何独独几十个字的“直辖市论述”出了圈、成了热议话题?

这跟部分因素有关:首先,今年时值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上半年有关“深圳成为直辖市”的声音不绝于耳,而此文两次提及深圳,建议深圳行政扩容,升格为直辖市,延续了此前“深圳成为直辖市”的话题热度。而青岛、大连等一直是“下一个直辖市”的热门之选。

其次,文章刊发在国家级权威刊物。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科院主管、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智库类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定位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是中国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点媒体平台。

而作者的身份也很特殊:两名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其中报告的主要作者王开泳,还是民政部行政区划调整评估特聘专家,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王开泳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在结构调整上,而结构调整的出路在于跨地区要素的再配置,中国经济的未来是空间重构。行政区划作为一种空间治理的手段,是影响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行政区级别变动与管辖范围变动对区域发展格局产生直接影响。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需更多解题思路

王开泳、陈田以近年北京(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等)、广安(广安区中析置前锋区)、雄安(盘活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济南(与莱芜合并)、成都(将简阳市纳入)等地的行政区划调整为例,阐述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

过去这些年的区划调整充分说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脚步,且改革思路已基本形成。作为国家级的智库专家,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行政区划设置的建议,尽管其是否具有可行性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这样的调整思路值得重视。

尤其是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谋划了长远发展,释放出国家经济战略新的重大信号: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议同时提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这其实给了行政区划和体制改革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种背景,也令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更多地聚集在国内市场、都市圈建设。仅以区域发展不平衡来说,如何解决目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不均衡的问题;如何解决直辖市、大城市等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等……这些确实需要这样堪称全面的解题思路。

而且,其建议也是在都市圈和城市群、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等发展的思路之下做出的建议。文章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观点增量,对不同层级的城市都做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建议。

当然,文章部分观点可能与当前的区划调整趋势并不一致,比如,文章建议深圳升格为直辖市并不为多数学者赞同。“深圳都市圈”概念的出现坐实了深圳的“软扩容”,即通过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达到城市空间的扩容,而非通过行政区划手段调整。

另外,我也认为,中西部地区可以出于战略考虑增加一个直辖市,例如将喀什升格为直辖市,打通“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口;但对其他城市而言,通过放在都市圈城市群的框架下协同发展,来实现城市的“软扩容”或许是更优选择。

无论如何,这种学术性的建言、国家级智库的研究与发声,尤其是在现有政策之外的“建议增量”,其实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由此引发的讨论,也将会使得问题“越辩越明”——是不是该增设直辖市,如果是又该是哪些城市,怎样更好地推动都市圈建设,这些话题本也需要“向争鸣要答案”。

□谢良兵(中制智库研究院副院长、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