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猪肉价格领跑、牛肉接棒连涨 今年肉类价格还能回落吗?

原标题:猪肉价格领跑,牛肉接棒连涨,今年肉类价格还能回落吗?

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价格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种类的肉价波动始终是各方关注的热点。近日,除猪肉价格持续走高,在原本消费不旺导致价格下跌的夏天,牛肉价格也呈现出了“反常”的上涨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7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0.3%,同比上涨85.7%。从今年6月第2周起,全国也普遍出现了牛肉价格回升态势。在批发端,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显示:牛肉批发价格已连续9周环比上涨。

整体而言,需求回升,国内增产速度放缓,进口渠道受限,其他肉类价格居高不下,是造成牛肉等相关肉类价格上涨的原因。

对于各方所关心的肉价何时下跌问题:8月28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期间表示:由于非洲猪瘟等原因影响,生猪存量不足,加上现在是消费旺季,到年底价格回落可能性不大。但养殖量正在增大,到明年年中价格会逐步回稳。

因肉牛的饲养周期比生猪更长(需要2年—3年),这可能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内牛肉的价格会维持上涨态势。

长短期原因

2019年时,牛肉的全年平均价格为72.92元/公斤,同比增长11.94%,已经创下了近年来的价格高点。

对于近期的价格上涨,按照目前业内的普遍判断:中国市场肉类价格的提升,除了少部分炒作因素,最主要的上涨原因还是供求关系紧张,这又可被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紧张”。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内生产加进口量能否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

短期来看,目前的牛肉价格上涨部分是由于猪肉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替代效应。由于非洲猪瘟、洪涝等原因,今年的猪肉价格持续走高。随着新冠疫情在中国国内得到有效防控,全国的餐饮行业都在逐步恢复正常营业,这在一定程度打破了过去进入秋冬季后人们增加食用牛羊肉而带来的时令性价格上涨周期。

就中长期因素而言,随着中国百姓的收入水平提升,带来了高品质肉品消费结构的升级,牛羊肉的消费量也进入了持续性增长的区间。数据显示,近些年来,中国居民肉类消费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结构变化明显,牛肉消费增加而猪肉减少。其中,中国人均牛肉消费占比已从1987年的4.08%上升到2018年的11.22%。

在供给端,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国牛肉产量下降。进入汛期后,多地出现强降雨过程,也对各种肉类的调运产生了不利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国肉牛出栏1879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39万头,下降2.1%;牛肉产量278万吨,减少10万吨,下降3.4%。肉牛供应紧张的情况未在短期内出现显著改善(肉牛存栏和产量增长有限)。

2019年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当年猪肉出现较大幅度减产,其他肉类均出现了较快增长的态势。整体来看,猪牛羊禽肉在当年产量7649万吨,同比减少86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255万吨,同比减少1149万吨;牛肉产量667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羊肉产量488万吨,比上年增加13万吨;禽肉产量2239万吨,比上年增加245万吨。

整体来看,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其他肉类的产量都在增加。但因生产周期、技术、成本及产品价格较低等原因,禽类的价格上涨速度较快。相较之下,中国国内的肉牛养殖成本则居高不下,牛犊价格逐年上涨,进而继续推高了出栏活牛的价格。

跟十余年前的四川等生猪调出大省的“一家一户几头猪”的生猪养殖场景类似,近年来中国的肉牛养殖仍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在10头以下的散户数量占比高于95%,1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占比不到0.5%,行业集中度并不很高。与牛羊养殖大国相比,由于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肉牛整体的养殖效率难以提高,牛羊存栏的提升速度也相对比较缓慢。

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2020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牛羊肉首席分析师预计:新冠疫情结束后,消费会有一个阶段性的释放,同时考虑到2020年猪肉产量还没有全面恢复,牛羊肉对猪禽替代需求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今年的牛羊肉消费有一个小幅的增长。

利好因素是,需求增长带来的价格提升,正在进一步刺激中国牛肉的生产。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全国牛存栏9481万头,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3.0%。另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中国今年共新增7.8万家牛养殖相关企业,已超过2019年全年新增的相关企业总量,较去年同比增长95%。

随着全国肉牛生产稳步恢复,新建牛场项目的逐渐开工及建成,新增产能有望后期增加,牛肉的供给将有较大保证。但按照以往的规律,随着进入秋冬季,“两节效应”仍会带来一波价格上涨行情,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至少在“十一”之前,牛肉价格难以出现普遍回落。

进口来源持续扩大

“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中国居民以消费猪肉为主,人均牛羊肉消费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对优质肉类和牛肉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很大程度要依赖进口来满足。”一位肉类行业专家此前曾对《财经》记者表示。

受制于草原面积有限、谷物价格偏高造成的牛肉养殖成本较高,中国的牛肉缺口近年来大多以进口满足:2003年之前,中国牛肉进口总量较少,主要从美国进口为主,澳大利亚为辅;自2015年开始,中国牛肉进口逐步开放。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猪肉及杂碎进口312万吨,同比增加97万吨;牛肉进口165.9万吨,同比增长59.61%;羊肉进口39万吨,同比增加23万吨。当年中国牛肉进口金额为568.61亿元,同比增长79.06%。

全球前10大牛羊肉出口国在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均有分布。与此同时,中国牛肉进口来源地则相对比较集中。2019年,中国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牛肉量占牛肉总进口量超过9成。

在全球排名前10的其他牛羊肉出口国中,除印度、波兰尚未获得中国准入外,2019中国从美国、荷兰和加拿大进口牛羊肉数量也不多。

巴西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主要的牛肉采购来源,是因为中国希望降低产业链过于依赖一个大洲或者一个国家。这正是行业内近年来所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中国牛肉进口规模接连创下新高,来源过于集中,可能会带来进口价格话语权降低、供应链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等风险。例如,澳大利亚山火席卷畜牧产业,自澳牛羊肉进口或将受到影响。

此外,预防疫病及提高质量,也是中国在进口肉类时避免过于集中的原因。例如,自2001年左右被检出存在质量问题后,印度牛肉就无法合法进入中国市场。

从整体的供需平衡角度来看,预计2020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达215.88万吨,进口金额将突破900亿元。但从实际情况看:2020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牛肉99.7万吨,同比增加42.9%。增加幅度没有2019年时快。

这部分应该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按照今年7月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的说法:针对近期一些国家肉类、水产品企业发生聚集性感染疫情,采取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已经暂停了德国、美国、巴西、英国等23家境外肉类生产企业产品的进口。

8月27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暂停澳洲一家牛肉生产企业对华出口,因在其输华牛腰脊肉中检出中澳两国禁用药物氯霉素,检出的问题产品被销毁处理,未予入境。公告还称,为保障进口肉类产品安全,海关已正式通报澳方,暂停该企业对华出口,要求澳方在45天内对相关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并向中方反馈。

氯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中国从2002年起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氯霉素,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会导致人体对一些细菌产生耐药性,引起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还会对血液系统造成影响,容易导致血液疾病,例如贫血、白血病(血癌)等。氯霉素无色无味,肉眼无法鉴别。

目前来看,该暂停进口政策会对澳洲牛肉出口带来哪些影响尚难以估计。而为了弥补牛肉供需缺口乃至维护国内肉类整体的供需平衡,近年来中国在增加进口来源地方面一直在进行筹谋。

今年2月,海关总署和农业农村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建议标准,发布了《关于解除进口美国牛肉及牛肉产品月龄限制的公告》。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有条件解除原农业部、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1年第143号公告中对美国30月龄及以上牛肉及牛肉产品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的相关产品对华出口(有关美国输华牛肉及牛肉产品检验检疫要求另行制定并公布)。

8月下旬,美国农业部在其每周出口销售报告中公布的情况则显示:中国已在加速购买美国产牛肉。

而在2019年,中国还与俄罗斯双方签署了关于俄罗斯粮食、油籽及其副产品等向中国出口检验检疫协定书,并放开俄全国范围内对华出口大豆等,两国在农产品相互准入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拓宽农业合作空间。目前,俄罗斯小麦、大豆、油菜籽粕、禽肉、牛肉等十余种农产品陆续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据8月28日《人民日报》相关消息称:俄农业部与俄出口中心制定了相关的农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俄方希望到2024年进一步提高对华农产品出口额。

今年1月,中国批准两家俄罗斯牛肉生产商向中国出口牛肉。4月初,来自俄罗斯最大牛肉生产商的约200吨俄罗斯牛肉抵达中国市场。这是历经7年谈判后,俄罗斯牛肉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按照相关预计:今年可能会有约1万吨牛肉从俄罗斯出口到中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