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盘点地方政府钱袋子:粤苏浙收入居前三
时代周报记者 杨佳欣 发自北京
国内经济正在加快恢复,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滑态势尚未出现明显逆转。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6日,已有26个省份公布了前7月的财政收支数据,实现财政收入正增长的仅有5个省份,分别是贵州、青海、广西、河南以及河北(上半年财政收入正增长省份新疆尚未公布数据),中西部省份成为贡献正增长的主力军。与前6月的数据相较,河南省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实现了由负转正,跻身财政收入正增长省份。
虽然中西部出现财政收入正增长的省份较多,但从财政收入体量上看,“家底雄厚”的仍是东部省份——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大经济强省在财政收入方面依然位居前列。
展望全年,地方财政难言乐观。超过半数省份在财政预算报告中指出,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3%及以下,包括江苏、福建等经济大省在内。
“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叠加今年的疫情等不确定因素,政府过紧日子将成各级政府工作的常态。”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济强省财力比拼
在四大经济强省的财政收入表现方面,广东省名列前茅。1―7月,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57.15亿元,超出第二位江苏省近2000亿元,浙江省则紧随其后。苏、浙两省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5658.57亿元以及4988.11亿元。
“通常来说,各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都与当地经济实力相匹配。经济体量较大、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也相对较高,也相对较为稳定。”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今年上半年GDP榜单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位列前五名。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作为上半年GDP榜单“探花”,在财政收入方面却多年落后于浙江。1―7月份,山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23亿元,位列第五位,不及浙江和上海两地的财政收入。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地方财政收入与当地的产业结构有关。“作为重工业大省,山东的石化、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和初级加工占工业比重较高,导致产业附加值不高以及企业利润率偏低,对财政收入规模造成一定影响。相比之下,浙江产业结构‘轻’很多,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民营企业活力和应变能力强,所以同样的外部环境和政策带来不一样的财税收入水平。”
浙江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553亿元,增长2.5%,是三产中推动GDP发展最大的产业因素。
截至今年上半年,山东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93亿元,浙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14亿元,山东第一产业高于浙江的两倍有余。“山东农业产业比重较高。为扶持农业发展,我国对涉农企业和个人均有各方面的减免税收优惠,从而会影响当地的财政收入。”白景明补充道。
各地非税收入走高
地方政府所披露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之和,中央转移支付收入等并不包含在内,其中,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收益等多项收入。
从多地的财政收入组成来看,非税收入增速高于税收收入。在实现财政收入正增长的省份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并成为它们财政收入转正的主要原因。
广西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8.1%,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7.8%。贵州的对比更为明显。该省1―7月数据显示,增值税下降16.8%,企业所得税下降8.5%,个人所得税下降1%,契税下降25.9%,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2%,土地增值税下降24.2%,资源税下降20.6%;仅车船税增长12.3%,而其非税收入增长却高达43.9%。
“非税收入大幅增长表明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清理闲置资产。”温来成指出,上半年停工停产影响了各地企业发展所能带来的税收收入的增长,但由于财政仍有刚性支出,所以“各地只能在非税收入上想办法,通过处置部分国有资产,增加一些收费,清缴往年的拖欠费用等,增加一部分财政收入。”
“这种收入属于临时性收入,要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必须要促进经济发展,从企业的税收收入方面下功夫。”温来成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起,我国非税收入就已出现较大涨幅。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1.4%。高基数叠加经济增速放缓、减税降费等因素,预计下半年部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仍有可能起到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
“随着经济加快恢复,预计下半年的税收收入将有所上涨,而非税收入虽然在部分地区财政收入中占比较高,但仍处于正常水平,预计下半年的非税收入涨势会相对平稳。”白景明说。
多地支出增速高于收入
伴随着收入的下降,各地也捂紧了“钱袋子”。1―7月,地方财政支出普遍放缓,26省份中仅河北、山西、广西、辽宁、江苏、海南、青海、浙江、内蒙古9地支出增速为正,其余地区支出增速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而从支出与收入增速差额来看,多省份的支出明显快于收入,比如1―7月,黑龙江收支增速差额达到17.7个百分点;陕西收支增速差额达到11.16个百分点;湖北收支增速差额则高达27.2个百分点,而其财政收入下降幅度在26省份中居首。
另外,计算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轧差发现,目前26个省份中仅有上海市和福建省出现财政盈余—分别为503.7亿元和407.61亿元。其余省份均存在收不抵支的问题,压力最大的河南、四川、云南、湖北、河北等省份,收支缺口都在2500亿元以上。
不过,多位受访专家强调,地方财政支出数额大于收入数额并不意味着该地财政“入不敷出”。
“确定一个地区的财政收支具体情况,至少要从年度数据来看。”温来成表示,由于我国气候、环境、地理、人们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通常上半年经济活动较缓,而夏秋季节经济活动更为活跃,因此多年来,地方财政表现为上半年财政收入少,而下半年财政收入较多的情况,在支出相对恒定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上半年赤字,而下半年结余的情况。
此外,温来成强调,计算地方财政盈余,必须将地方转移支付计算在内,“我国实行的是以转移支付为主的地区间收入再分配机制,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其财政支出主要依靠的是地方转移支付,考虑地方财政盈余,需要将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收入计算在内”。
实际上,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持力度创下新高,2020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规模同比增长达12.8%,为近年来最高。财政部发布的《2020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汇总表》显示,中西部省份包揽了2020年转移支付预算最多的前五名。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如果在上半年31省份财政收支数据中,将2020年中央转移支付计算在内,则27个省份会出现盈余。
白景明说:“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东北等省份,给予较多的资金支持,体现了我国财税制度的优越性,确保了各地基本民生等全国社会服务均等化。”
财力下沉力度加大
尽管“入不敷出”的形容有些言过其实,但整体上,地方财政仍存在一定的减收增支压力。财政部部长刘昆今年就曾撰文指出:“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为促进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各地政府自身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包括压减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等。在中央层面,则已经通过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方式,缓解地方财政的收支平衡压力。
中央今年已经释放明确信号,财政赤字率从2.8%提高到3.6%以上,赤字规模比2019年增加1万亿元,达到3.76万亿元,此外,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也已经发行完毕。
“下半年地方财政压力依然较大。”温来成指出,缓解地方财政紧平衡压力,需要从收支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支持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恢复经济,增加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支出,中央非刚性支出已经压缩到50%,地方财政也要对行政经费等非刚性支出进行压缩,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经济恢复和民生。
而随着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财力下沉”成为今年财政工作的关键词之一。白景明强调,地方财政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能力,中央也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资金的“物尽其用”。“对各级政府和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收支和使用要加强监察和督导,对财政资金进行追踪,禁止挪用、减支等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