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敦煌“陷阱厕所”犯罪嫌疑人被抓,旅游不能做成“宰客”买卖
近日,网友发布视频爆料甘肃省敦煌市“陷阱公厕”乱象。不法分子在距离敦煌市区50多公里的215国道附近打着经营“沙漠越野基地”的幌子,以公厕为诱饵,使来往车辆驶进厕所前的松软沙地被困,借机强行索要拖车费,并阻止他人救援。此段视频发出后,引来众多网友吐槽,有着相同经历的游客在网上纷纷诉苦,表达被“坑”经历。
事发后,当地迅速反应,组成联合调查组依法对涉事经营者进行了调查。目前“陷阱公厕”已拆除,5名涉嫌强迫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
敦煌是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此次“陷阱公厕”事件不仅给旅游城市敦煌抹黑,也给正在努力回血的旅游业带来不少消极影响。旅游乱象亟待整治,“陷阱公厕”不能一拆了之。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旅游业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无疑是为旅游业复苏加速助力的好时机,在强劲回暖的关键时刻,旅游名城敦煌的“陷阱公厕”让不少游客感到心塞。
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在依法严肃处理不法分子的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将事件处理进展及时公开跟进,给公众耐心答疑解惑,最大程度降低此次事件对旅游业回血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各地监管力度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强制消费、黑导游等“宰客”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但旅游业乱象仍时有发生,此次“陷阱公厕”的出现是给消费者挖坑更是给相关部门敲响警钟,各地应当引以为戒,趁机整顿旅游市场,遏制旅游业乱象。
从此次“陷阱公厕”事件可以看出,监管部门整顿工作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此类现象经过网友曝光后,才开始进行追责处罚。不法分子抓住旅游散客“维权无门”“投诉无力”的弱势心理,借机发财。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完善预防和惩治体系,打通制约监督通道,完善投诉机制,为维权提速,保障消费者权益。
此外,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处罚强度。“陷阱公厕”欺骗勒索消费者的不法行为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必须严肃查处,从源头上进行清理。严防不痛不痒的“整改”给不法分子提供不断升级坑人“套路”的机会。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从业人员、个体商户的引导。疫情带来的冲击表现在方方面面,部分商家急于回本的心情纵使再迫切,也不能与行业规范脱轨。各部门应当形成合力,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加强沟通交流,最大限度地帮助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在重视心理疏导、缓解商户焦虑情绪的基础上,督促其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各方发力促进旅游业复苏呈积极向好态势。
“十一”将至,我国将迎来下半年旅游市场复苏的一大高潮,商家与其想方设法制造“陷阱”,不如脚踏实地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游客、赢得口碑才是长足发展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