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出炉 将设立新兴交叉学科等

原标题: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出炉

正是在研究生教育重新战略定位之后,一系列改革举措将推出,包括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招,增设重大战略和关键领域的专业学位类别,设立新兴交叉学科,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等。

尘埃落定,2021年甚至之后的研究生招生将继续扩招。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

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年来持续扩张,从2016年的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万人左右,今年在学研究生已达300万人。

扩招只是《意见》部署的改革发展举措之一,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更应该注意到《意见》所展现的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招考方式、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向。

这份5700多字的《意见》中,出现了13处“需求”和6处“战略”。《意见》明确提出,“服务需求”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线之一,这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

正是在研究生教育重新战略定位之后,一系列改革举措将推出,包括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招,增设重大战略和关键领域的专业学位类别,设立新兴交叉学科,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等。

研究生扩招如何进行

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已破百万,为什么仍然可以扩招?

在9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说,“我国目前的千人注册研究生只有2人,美国大概在9人以上,德国、韩国大概5到7人。由此来看,我国的研究生规模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还有差距”。

近日,一些高校公布2021年研究生将扩招,比如江西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增加15.8%,江西农业大学预计增加15%-25%,福州大学大幅扩招1130人,增幅32.3%。此外,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也将扩招超过1000人。

但另一方面,“有的学校还片面追求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洪大用说。

因此,2021年及此后的研究生扩招,将是调整中的扩招。《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调节机制。

首先,招生计划将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关键学科领域、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校倾斜。正因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在2020年硕士生招生中,即使实行“住宿申请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原则上需自行安排住宿”,也要安排一定的扩招。

当然,洪大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中央领导指示批示,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积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其次,《意见》提出,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部署开展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该项目以5年为期限,期满通过验收评估的特需项目,可继续实施一期(五年)。今年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公共卫生博士纳入这一试点,但据介绍,目前该试点已不再新增项目。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加强重点急需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破解短板弱项,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交叉学科成为新门类

下一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将加快进行。《意见》提出,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继续放权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一级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

洪大用介绍,将开展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完善交叉学科门类发展机制,研究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特区,设立一批交叉学科中心,搭建交叉学科发展的国家级平台,构建放管结合、规范有序、相互衔接的交叉学科发展体系,为交叉学科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交叉学科具有战略意义,往往是目前直接与“卡脖子”技术相关的学科,也往往是基础学科、特色学科。那么,哪些学科将进入交叉学科门类?

据报道,今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通过设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的提案。集成电路专业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待国务院批准后,将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

2018年新设立的“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归属在教育学门类之下。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卢晓东介绍,这个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哲学、数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相关课程包括数学与逻辑学、认知过程建模、动力系统、学习理论、脑与认知、神经网络等。从以上定义看,将“认知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在教育学科类别下就狭窄了,显然不妥,应该被迁移到交叉学科中。

实际上,我国在二级学科层次上出现了众多交叉学科。有学者统计,仅2011-2014年,全国有147所高校设置了480个交叉学科(军事学除外)。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介绍,2016年以来,主要针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特色优势学科以及关键领域等,安排了中央投资530亿元支持高校建设。

洪大用介绍,建立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专业清单,健全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引导机制,提升学科专业体系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匹配度。

这个清单将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医学攻关等相关学科专业,在招生计划、人才引进、资金投入、职称评审等方面优先支持。

“近年来,社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新基建’的推出,人才的缺口很大。”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任奎告诉记者,2020年研究生招生中,他所在的人工智能安全方向一下子扩招了20人。

《意见》还提出,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

“实行本科生直博制度最大的好处,是缩短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周期,直博机制下,学生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相对于从硕士到博士的机制要短1-2年,对于学生及早就业和满足行业人才需求都有益处。”南京大学一名物理学系教授说。

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学位发展

对考研学子来说,研究生教育的重大变化还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仍将提升,培养质量也将受到严监管。

《意见》提出,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

“后疫情”时期,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备受教育系统关注。2019年,全国96所高校开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年招收4400余人;36所高校开展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招收680人。

扩大专业人才供给,需要增加MPH人才培养力度。据介绍,一些培养单位在试点“医学+MPH(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双学位项目,鼓励全日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医科研究生兼修MPH,培养医防结合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已表示,将继续开展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有关单位选拔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兼修MPH学位。

《意见》还提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申请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比已达到60%。一些地方院校在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过程中,新增的硕士招生学位都是专业学位,比如福建工程学院2021年考研新增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将走向产教融合。《意见》提出,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意见》还提出,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研究生和导师参与研发项目。

以江苏省为例,已连续十年选聘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1601人,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361家,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

(作者:王峰 编辑:周上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