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内销回暖、销售存猫腻 海鲜市场还藏着哪些秘密

原标题:内销回暖、销售存猫腻,海鲜市场还藏着哪些秘密

来源:北京商报

9月东海开海,让海产行业变得热闹。然而,在海鲜购买方面,部分消费者还未打消疑虑,各种猫腻也徒增烦恼。在走访期间,北京商报记者从各方了解到,部分采购商以野生捕捞为噱头,开始人们的微信朋友圈探路,多数海鲜价格出现了小幅攀升。同时,疫情陈升影响并未消散,海钓业务和捕捞尚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实际上,疫情对于赶海人而言,可谓五味杂陈。历经几个月的休渔期后,渔民、采购商、生产加工企业等开始加足马力,争求在今年下半年收获好的业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开拓社交渠道,销售幕后存猫腻?

吃海鲜正当时的季节,购买海鲜的渠道也与时俱进地利用了社群力量。北京商报记者调查时发现,部分海鲜采购商制作了微信小程序,将渔民手中收购的海产卖到了微信群。一个名为“海岛大叔海鲜直送”的小程序上,售卖品类包括鱼类、虾蟹类、软体海鲜等。以38元400g/盒的本港带鱼来说,销量达到了6201盒。据工作人员介绍,平台所有的海鲜均为野生捕捞。

然而,在平台购买后的消费者杨女士向记者表达了疑惑。“因为内陆城市海鲜消费渠道少,消费次数较低,所以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很难辨别海鲜是否为野生捕捞或者是人工养殖。”

闽南海域的渔民王先生向记者透露,在零售业务中,为了保证海鲜存活,从捕捞到运送至销售点的这个过程中,整体成本较高,无形之中也会降低利润。所以,目前消费者在零售点所买到的生鲜产品多为国内养殖场提供,而非出海捕捞的海鲜。

京东生鲜海鲜水产负责人李晓飞分析称,消费者在购买生鲜品时,会倾向于野生、生态养殖等标签的商品,然而野生捕捞的海鲜由于不确定海域位置,不排除会遇到污染、药残等潜在风险。相比之下,人工养殖因为环境条件可控,具有一定安全性。

人们在购买海鲜时,产生的疑惑不止于此。部分消费者提及,购买的冻品海鲜解冻后,海鲜重量缩水明显,怀疑是销售商缺斤少两的行为。对于该情况,从事鱼糜加工出口业务的商家蔡先生解释道,在业内,这个行为被称为“包冰衣”,主要是为了保持海产的鲜度。“我们会根据客户和海鲜品类的情况,包20%或30%的冰衣,像带鱼、鲳鱼如果只包10%的冰衣,鱼就会发黄,水分会流失。不过也有一些销售商为了销售,会故意把冰衣包得较厚来增加分量。”

他补充道,冷冻海鲜最关键的是货源要新鲜,产品冻得越快越新鲜。小鱼按斤打包冻,大尺寸的鱼按条冻。有的鱼会放进零下30-45度的速冻库,有的会从速冻库再转至零下20度的冷藏库。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产品的保存情况和销售周期进行冷冻流程的判断。

02

内销支撑生计,进口恢复缓慢

国内的海鲜需求开始明显回升,但商户们进出口业务尚未到到去年同期水平。

“开海之后,相较于去年同期,海鲜销量并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但进出口业务量有所减少,”闽南海域的渔民王先生说道。

王先生主要从事罐头生意,渔场养殖的海鲜长年出口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地。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出口业务随之暂停。王先生表示,疫情下,海鲜出口业务受阻,所以捕捞上来的鱼主要销售给了国内的罐头厂家。一些名贵稀少品众的种类都会在捕捞结束后之间上岸销售,不少饭店、散客客户会在港口进行购买。

可见的是,部分进口海鲜产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的事情,对进口海鲜部分品类的消费产生了强烈冲击。一组来自挪威海产局的数据资料显示,在二月份,挪威向中国市场出口三文鱼的销量大幅下降,只卖出363吨三文鱼,同比下跌83%。

国内部分源头企业如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泰渔业”)已经停止了进口海鲜业务。翔泰渔业内销负责人副总经理陈胜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的内外销占比为3:7,现在部分产品在国内已经呈现20%的增长,国产虾供不应求。

在部分电商平台上,进口海鲜销售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电商也有意识加强了核酸检测的力度。每日优鲜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日优鲜所有进口海鲜的进货直至上周才恢复,通过核酸检测后才能顺利上架。

03

捕捞业务不及去年

海产价格略波动

围绕东海从事相关生意的商户们,切身感受到了业务的波动。

在舟山经营海钓生意的苗老板经营的业务不仅有海钓,还包括对公的捕捞业务。苗老板坦言:受疫情影响,来往游客骤减,导致海钓业务基本停滞;在捕捞业务上,今年上半年渔民的收入基本归零,直到9月16日才开始捕捞。在销量方面,苗老板透露,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海鲜销售相对去年有所减少,这也意味着,捕捞对公业务的收入会减少。

有所下滑的捕捞量是否会导致海鲜上市量减少?又是否影响海鲜价格?北京商报记者询问发现,从养殖端到渠道端,从业人员的感受略有差异。“今年店里热销产品新增了螃蟹、皮皮虾、海螺等,龙虾消费有所下降。目前海鲜的整体价格比较平稳,但部分品类例如皮皮虾的价格有所上涨,”一位经营海鲜餐馆的商家李女士向记者总结道。

渔民王先生则认为,虽然当下海鲜不愁卖,但今年的海鲜价格并不高。“之前捕捞回来的一些稀少品种的海鲜都会被中高端酒店买走,给出的价格会高一些。今年受疫情影响,尤其是海鲜类产品问题频出,人们消费相对谨慎,海鲜价格自然也降低。”王先生表示。

一位从事鱼糜加工出口业务的商家蔡先生告诉记者,开海至今,从第一波渔船捕捞情况来看,总体采量不及去年同期,不排除之后数量会上升。“目前舟山渔场部分品类如带鱼、小黄鱼的捕捞量不错,大黄鱼和墨鱼会少一些。价格方面与去年同期差不多,不过像梭子蟹的价格同比增长了50%。”

记者丨赵述评 刘卓澜 何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