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说丨专访邢波:金融科技浪潮中软件企业“责无旁贷”
2020年,上海宣布将在5年内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这其中支付产业、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成为关注的重点。那么金融科技的浪潮为科技企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第一财经专访东软集团副总裁、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会长邢波,来听听科技企业如何寻找定位。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以下为采访实录:
第一财经:如何来理解金融科技它的趋势,金融科技又将会为东软这样的信息化的厂商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邢波:从金融科技的历史来看,过去几百年金融业迅猛发展,其中科技、数学、模型、算法一直贯穿着整个金融行业。尤其现在IT的手段、信息化科技以及更新的金融科技都在加速整个金融业的快速成长,无论是对民生、还是对企业、对国家、对全球的经济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像东软这样的在金融行业,以软件开发、软件解决方案和软件产品平台为主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我们能感觉到在未来的5年到10年,金融科技里面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甚至会比以前的几百年前所有的科技要多很多。我们能感觉到在过去的几年,中国无论是银行业还是保险业、交易类的像证券领域的,这些他们都有了非常多的在科技类的这样的需求。而且能感觉到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已经分不太清它是金融行业还是一个科技行业。然后我们看到有一些银行、有些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把自己变成了一家好像和我们一样的一个高科技的企业。他们更多的人员是在这几年充实进去的,好多都是这种IT的,尤其软件的开发人员。
第一财经:那么在您描绘的金融科技的大潮当中,东软你们的定位是什么?你们现在又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布局呢?
邢波:东软的定位在这里面有几个维度,第一个我们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多做一些贡献。比如说像在大数据、在云、在区块链、在人工智能我们都有专门的相应的队伍在我们整个集团的总部去设计相应的平台。因为毕竟像东软这样的企业责无旁贷,我们应该不仅仅是在应用领域去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在基础的这些信息化平台的领域、在技术的数据人工智能的平台我们应该多做一些贡献。所以说我们有专门的队伍来去做平台类的建设。那么我们在平台建设上面有更多的贡献之后,就需要有之上的应用类的解决方案类的和产品类的这些相应的,面对金融企业甚至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一些要求,包括监管等等。这些都需要有面向应用类的这样的解决方法产品。那么在这个领域我们也有多个队伍来参与。然后第三类,我们中国的金融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数字化方面迅猛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这种高科技的人才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有软件外包的这样的一个业务。我们和国内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交易类的这些大的一些企业都在展开合作。所以说东软我们是在金融科技在这几个维度与中国金融领域的我们所有的伙伴共同成长。
第一财经:那么在整个的金融科技的产业链条上,你们对于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邢波: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希望首先是以平台为主。因为毕竟一个大的软件企业的话,在平台内可以为整个的行业能够做更多的贡献。在行业生态当中,我们可能会和其他的很多软件类的、数据类的、人工智能类的以及现在的区块链类的这样的一些企业,从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他们可以来基于我们相应的平台上面去做一些行业的一些定制的产品或者开发。这是我们作为生态里面的一个在整个底层的这样一个定位。当然也有一些大的金融类的企业,他们需要非常复杂的、需要大规模的、比如说几百人的来给他们常年来做相应的某一个方向的支持和服务。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提供相应的产品解决方案,甚至整个软件外包的团队。然后第三类,因为我们自身的软件开发人员特别多,所以说我们的软件开发管理、过程控制、质量保证 、出席率、进度成本这些我们有相应的经验。这时我们也会帮助我们国内的一些金融企业,帮他们来介绍他们的这种软件的这样的一个体系,包括软件人才的管理培养的体系,我们在这块也会提供一些相应的支持。因此是多维度的这样的一个定位。
第一财经:一方面是像东软这样的企业在推动整个行业来向前发展,那么反过来是不是整个行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对于东软未来你们的发展方向形成更多的要求或者是挑战?
邢波:的确是这样。其实中国的金融行业在全国所有的各个行业当中,在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方面都是走的非常前面。那么几乎在每一个技术更新的这样的一个迭代周期里面,我们金融行业是走在前面的。而这些金融行业对于供应商,就像我们这样的软件企业,包括一些硬件的、包括做集成的、综合的很多金融生态里面的科技类企业,实际上也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中国金融行业的这些企业对于在科技领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那么我们经常说一个伟大的市场必定会造就一批伟大的企业。实际上我们能感觉到,并不是因为像东软这样的企业很优秀,而是说是因为金融业要求很高,如果要能跟得上他们的要求和成长的话,我们也必须把自己给打造的非常不错。所以说由于金融行业本身是一个非常高的、非常严谨的而且非常复杂的这样的一个要求,整个金融生态里面这些科技类的这些企业也不断迅速成长,也让我们在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特别好的一个提升。这是一个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双赢的一个生态环境。
第一财经:金融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个行业当中外包类型的形式是比较多的。那么有一种观点就认为说,外包那就意味着所谓的低价值和产业的末端,我不知道您是不是认同这样的观点?
邢波:外包里面还是分了几类的,但是无论是高附加价值的外包还是中低附加价值外包,实际上它有一个共性,就是说金融行业的这些企业他们是由于某些不得不的原因,必须把他们所不能做到的事情,由生态体系里面的科技类企业来进行提供,实际上好多都是这种外包的形态构建的。现在应该说,国内的金融行业对于外包类的需求已经不是在低价格方面的需求。首先需要说比如说,我们给很多国内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包括交易类的企业来提供相应的软件外包的时候,他们首先要求是,你提供的人才是不是对我们的金融行业非常专业。那么这些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我们提供了好多人才往往在这样的行业里面是非常优秀的。因为我们可以长时间的,比如说连续的5年、10年甚至20年在金融行业里面工作这么长时间,他们本身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另外对于说金融科技类的,比如说开发工具,我们现在还能提供大量的这种C++的开发人员,这些实际上在全国都是非常稀缺的人才。所以这个时候往往都是一个非常高的价格。包括像软件架构做的整个业务的架构,这都是非常高的价格。所以说我们中国的软件外包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几年,已经逐渐摆脱了这种低附加价值的一个供应的状态,而是变成了一个高附加价值的在软件外保护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双方的确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