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感之王”神话不再,东阳光的关联交易迷局
作者:吴绵强
东莞市长安镇中山北路东侧,数座金黄色粉饰的欧式建筑群依次排开,这里是东阳光科技园研究院所在地。这座科技园的主人为浙商大佬张中能,近年来,他不断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与其掌控的东阳光(600673.SH)和东阳光药(01558.HK)发生交集。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国内众多药企的市场的竞争格局,被称为“流感之王”的奥司他韦(可威)销量暴跌,上述两家“东阳系”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引发舆论关注,让外界更加理性地去审视张中能的关联交易资本局。
再注入抗生素资产
张中能是东莞资本圈的风云人物,制造业起家。东阳光的前称为成量股份。2002年,张中能借壳成量股份,将旗下铝箔制造产业装入。经过多年的发展,东阳光的业务以铝深加工、化工产品生产、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制造为主。
东阳光药则于2015年12月登陆香港联交所,公司在中国市场从事抗病毒、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医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虽然在国内生产、推广及销售合共40款医药产品,但东阳光药上市5年以来,业绩全靠可威这款核心产品支撑。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东阳光的制造业务订单持续下降,公司业绩下滑明显。张中能在2018年完成收购东阳光药,成功切入医药领域。如此,东阳光控股东阳光药,实现业绩报并表,主营由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和化工产品,扩大至医药制造共四大板块。这样一来,东阳光持续增长的医药收入,可以反哺其他传统非医药业务的萎靡。
2019年,受到出口订单减少及行业周期下行的影响,东阳光的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和化工产品的营收下降。 好在公司可威销量暴增,医药制造整体营收增长155.41%,东阳光的整体业绩才呈现勃勃生机。
其实从2019年初开始,张中能就不断通过关联交易,将自己手中的医药资产注入到上述两家“东阳系”上市公司中。最近,张中能又谋划将手中负债率较高的抗生素资产注入到东阳光中。
7月29日,东阳光发布交易预案称,拟发行股份购买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药业股份”)持有的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生化制药”)100%股权,发行股份价格为6.26元/股。同时,还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拟用于支付相关交易税费以及中介机构费用、生化制药的项目建设、补充上市公司和生化制药的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
标的生化制药暂时是一个“壳公司”,尚未开展实际经营。在本次交易之前,药业股份拟先开展内部重组事宜,即将药业股份的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与中间体、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与中间体、酶制剂等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资质、人员和业务下沉至生化制药。
目前,尚不清楚生化制药的估值价格以及上市公司募集多少配套资金,东阳光方面亦不愿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交易仍在进行中,暂时还无法披露。”
不过,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生化制药的模拟财务数据(未经审计)显示,其负债较多,资产负债率较高。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药业股份的资产合计为43.93亿元、46.0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分别为10.60亿元、10.83亿元。
药业股份的资产“并不简单”。企查查数据显示,药业股份注册资本8.13亿元,有12笔股权质押,其中2020年上半年有4笔,东阳光将股权质押给爱建信托、工行深圳观澜支行等单位。
上述企查查数据指,药业股份还有7笔动产抵押,多笔尚在债权人履行债务期限内。药业股份将机器设备等质押给金融租赁公司,以换取金额为数千万至上亿元不等的借款。
预案称,标的资产系国内规模较大、品种较多的大环内酯类原料药与中间体、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与中间体、酶制剂等产品的生产企业之一,产品销售至欧洲、美国及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原料药出口大国。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原料药产能约占全球的28%,其中出口占比约为65%。中国向欧美等规范市场供应的比例不断增加。
生化制药的模拟财务数据(未经审计)显示,2019年度和2020年1-3月,公司营收分别为21.29亿元和5.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7亿元和2717.89万元。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行业生态,未来主营抗生素的生化制药,经营情况如何仍让投资者关注。特别是第二季度,海外疫情爆发,中国的外贸产业受到影响,此次生化制药的业务出口是否受到影响,对主营业务以及业绩影响程度几何?预案却只字未提。第一财经记者向东阳光证券部询问,对方以交易正在进行为由拒绝回应。
关联交易争议不断
东阳光与张中能家族的关联交易还不止于此。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2019年,东阳光就以超过30亿元的价格,分2次收购了张中能家族的资产。
2019年2月,东阳光药发布公告,称与关联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东阳光药业”)订立收购协议,拟约16.26亿元收购27种仿制药的相关产权、所有权。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上述关联交易,市场争议较大。在大股东将资产卖给上市公司之后,大家担忧上述尚处研究中的医药产品注入之后的发展前途。
外界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2019年初,当时带量采购正式在“4+7”城市落地执行,市场对仿制药的生死存亡感到担忧,数个品种降价超九成,正大天晴恩替卡韦更是以“地板价”引来一阵惊呼。
2020年上半年,东阳光药陆续公告,称从东阳光药业收购的恩替卡韦片(0.5mg及1mg)、艾司奥美拉坐镁肠溶胶囊(20 mg及40 mg)、奧氮平口崩片(5 mg)和利格列汀片(5mg)相继获批上市。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上述药品虽已获批上市,但并非独家品种,其他原研等竞争产品大多已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东阳光欲抢占一席之地,仍尚需时日。
如奥氮平口崩片由礼来研发,最早于2002年2月在欧洲获批上市。奥氮平口崩片全球主要生产厂商有迈兰公司、阿拉宾度制药等,国内生产厂商有豪森药业等。据统计,2019年奥氮平制剂产品(包括所有制剂剂型)全球市场销售额约13.765亿美元;2019年国内奥氮平片剂产品(包括片剂和口崩片)全国等级医院销售额约人民币18.28亿元。
恩替卡韦片竞争压力可能更大。根据艾美仕中国市场资料,2019年恩替卡韦片总销售额为39.6亿元。 恩替卡韦片在国内现有9个品种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另有20个医药厂商已提交上市申请。
事实上,东阳光今年以来,已承受了来自带量采购的降价压力。2020年1月,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显示,东阳光及其相关公司的奥美沙坦酯片(片剂20mg*28片,价格17.08元/盒)、福多司坦片(片剂0.2g*20片,价格13.08元/盒)和盐酸莫西沙星片(片剂0.4g*3片,价格6.66元/盒)以超过70%的降幅中标。
除此关联交易之外,2019年11月,东阳光称,东阳光药拟以20.57亿元受让上述东阳光药业研发的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利拉鲁肽两项药品在中国境内的全部权益、利益及依法享有的全部权利和应依法承担的全部义务。
此后,监管部门两次问询称,除相关对价支付外,东阳光后续为推进药品上市所预测的必要研发、生产、销售支出分别为3.16亿元、2.76亿元和7.44亿元,存在因研发失败导致后续投入无法收回的风险。
监管部门还指,本次交易中首付款为5.5亿元,里程碑付款为2.4684亿元,存在大额支出风险,且后续为推进药品上市所预测研发投入约3.16亿元、组织生产投入约2.76亿元、销售投入约7.44亿元,存在因研发失败导致前述相关投入无法收回的风险,可能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此后,东阳光将交易价格调整为标的资产评估总值的80%,即人民币16.46亿元,同时降低了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的金额和比例,提高了尾款支付的金额和比例等。
据东阳光披露,焦谷氨酸荣格列净已向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下同)递交豁免II期临床试验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申请,并已经获得CDE书面反馈同意开展III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19年底至2020年初开展III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1年年底完成该药品III期临床试验并申报新药上市申请。
最近,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焦谷氨酸荣格列净项目的人士处获悉,上述焦谷氨酸荣格列净的III期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但似乎进展缓慢,“组长单位是中日友好医院,他们刚开完伦理会,还未到启动立组的阶段,并且相关项目要过遗传办,进度又拉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