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理想IPO、小鹏接棒 造车新势力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造车新势力的行动力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强大。

上月底,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刚刚实现“纳斯达克敲钟”,小鹏汽车即将在美IPO的消息又开始不胫而走。还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在IPO之前,目前已完成接近4亿美元的融资。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向小鹏汽车求证,其工作人员表示一切以官方公告为准。

但据外媒的消息,小鹏汽车的IPO及融资消息几乎可以确定,只待最后“临门一脚”。

然而,如今的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远不是一片坦途。当特斯拉销量日益飙升,证明了“狼来了”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作为新物种征战新能源市场的造车新势力风口早已不在。尽管包括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已经融资或即将登陆资本市场,融资消息频传,但真正能做到颠覆市场,从产品、技术、品牌的维度去战胜市场的却尚未产生。

在业内人士看来,融资以及资本市场的好消息,说明不了一个品牌的成功。在新能源市场竞争中,造车新势力的理想远没有实现。

头部企业赴美IPO:资本的高光时刻

北京时间7月30日晚9时30分,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实现了它的上市理想。由于疫情原因,理想汽车在北京进行了纳斯达克上市“云敲钟”,理想汽车成为继蔚来汽车之后,第二家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IPO的股票代码为“Li”,每股发行价11.5美元,共发行95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截至上市当日收盘,理想上市首日大涨43.13%,报16.46美元,市值逼近140亿美元,盘中一度超过蔚来。

从成立至今,理想汽车依靠有限的资金做了很多事情。在创始人李想的带领下,专注增程式技术路线、收购力帆乘用车造车资质,实现自建工厂并实现首款新车理想ONE量产,每一件事都做得不那么轰动,但却足够实在。

与蔚来汽车类似,理想汽车迈向上市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快速登陆资本市场似乎成了造车新势力的共有特性。

近日,关于小鹏汽车在美IPO的消息引来议论纷纷,不时传出的融资消息也让大家将目光聚焦在这家或将成为第三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据接近小鹏汽车的消息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关于融资以及上市的消息目前无法透露太多,一切信息以官方信息为准。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似乎只需坐等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敲钟的那一刻。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融资步伐。在7月20日,小鹏汽车完成C+轮近5亿美元融资之后,近日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再获超3亿元投资。

作为一家成立5年多的企业,小鹏汽车至今已发布两款量产新车,实现融资金额总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占领了造车新势力中的头部宝座。

其他造车新势力也在行动。威马正在与财务公司合作,计划最快在今年登陆科创板,估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哪吒汽车也在近期宣布正式开启C轮融资,并希望在2021年实现科创板上市。

相比于赛麟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的败走,能够活下来的头部企业们,足以证明自己。而接连的上市消息,更显示了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的资本实力以及资本对于这些造车新势力生存的重要性。

下半场:刀刀见血的生存战

钱,这个世人眼中的“阿堵物”,被证明是所有造车新势力发展中不可逃避的话题。钱足够让造车新势力们的理想有足够的底气发展壮大。

但随着造车新势力大浪淘沙,资本投资回归冷静,资本市场对新势力的判断也变得逐渐谨慎,李想在遇到美团的王兴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之前,也曾数次面壁。也是因为有一起“上车”的男人,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的造车故事才顺利得以延续。

正因如此,钱被他们用到了绝对的刀刃上,如今竞争程度已经由不得任何无谓的支出。一位在某合资新势力品牌工作的工程师坦言,对于依然没有太多金钱烦恼的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来说,他们未来发展的关键依旧是产品、技术和品牌的胜利。

以小鹏汽车为例,超200亿的融资规模,绝大部分将用于日渐增长的研发和运营压力。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离不开产品实力竞争,而任何产品的研发过程都是一个长周期、高投入的过程。时间可以通过改善来缩短,但投入却随着研发能力的提升而成倍增长。目前,包括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都对超级快充、充电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烧钱”投入,这一基础设施上的地毯式建设,投入成本不需过多赘述。

因此,上述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IPO之后,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目前特斯拉国产化之后一骑绝尘的销量,足以让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警惕;比亚迪汉、广汽新能源埃安等国产排头兵的来袭,也印证了自主品牌的造血能力。无论是外国品牌的强势来袭,还是国产品牌的不断发力,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压力已不可同日而语。最新数据显示,7月蔚来汽车交付新车3533辆,威马汽车交付2036辆,小鹏汽车交付新车1641辆。虽已过千辆,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仍是略显渺小的存在。

前有特斯拉们,后有比亚迪们。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的敌人从来都不局限于造车新势力。IPO之后,造车新势力们需要一个关于产品、技术、品牌突破,一个更加坚定的造车理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魏帅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世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