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文章:中国经济找到战胜新冠良方
参考消息网8月10日报道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8月8日发表俄《劳动报》观察家米哈伊尔·莫罗佐夫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经济找到了战胜新冠病毒的良药》,内容摘编如下:
新华社8月7日报道说,中国7月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5%。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7月份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0.4%和1.6%,当月外贸额达2.93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4422.3亿元。在世界商品贸易普遍受限、总额大幅萎缩的背景下,这一成绩相当不错。
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3.2%。进口额为6.53万亿元,同比下降3.3%。
应当考虑到,中国目前仍然限制本国的对外接触,高度重视确保安全,严防疫情从国外输入导致国内疫情复发。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
中国外贸复苏如此迅速的原因在于,政府在应对危机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刺激进出口的措施,其中包括减免和返还出口商品税款、扩大对外贸的贷款、加强对出口贷款保险的支持力量、把出口转向内销。李魁文说,这些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渡难关、保市场、保订单,有力促进了出口。他表示,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3.6%和46.4%。
同时,受疫情防控影响,“宅经济”消费也被带动了起来。“宅经济”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和居家办公人数增加而出现的新名词。与此相关的笔记本电脑出口上半年增长了9.1%。
令人惊喜的是,中国外贸在危机影响下快速转型,新的增长方向不断成形。首先,对变化反应灵敏的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新冠危机发生后,外贸复苏的推动力量正是这类企业。上半年民营企业已成为外贸中的最大玩家,其进出口额增长4.9%,达到6.42万亿元,几乎占到中国全部外贸额的一半(45.1%)。
国际互联网贸易也大幅增长。这种基于在线购买、无接触送货和精简贸易链条的商业活动事实上成了新的贸易部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外贸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
中国快速把外贸市场从深受疫情影响的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也推动了外贸的复苏。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达2.09万亿元,增长5.6%。这一金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7%。东盟在今年第一季度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有意思的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保持稳定。上半年,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虽然同比下降0.9%,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关国家的内部问题导致的。对这些国家的外贸在中国进出口中的占比则进一步提高。这些数据显示,美国的反华举措虽然迫使中国转向其他市场和伙伴,但很可能无法对中国造成伤害。
专家指出,中国在应对危机时快速提高了海关通关效率,扩大了进口商品种类,加强了对农产品和食品进口的保护。此外,中国支持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和保税区的建设,彰显了中国对开放政策的坚持。全国海关部门还竭尽全力确保外贸生产链和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声明称,目前正在“研究出台新的支持稳外贸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发展”。因此,世人很快将看到更多与中国开展贸易的机遇。
今年秋天,中国将举办新一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国发展外贸的传统平台,甚至新冠病毒也无法阻碍其继续举办的积极势头。
从各方面看,中国仍将继续作为世界增长的动力。世界各国若能“借中国之风扬本国之帆”,便能以最小的损失走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