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起人民币支付系统,全球近千家机构参与,能撼动美元地位吗
作者| 边际实验室
截止7月底,已经有97个国家和地区的984家金融机构参与了中国发起的人民币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比2019年底增加了48家。该系统首次创建于2015年,通过为参与者提供更便捷的人民币清算方式,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目前,在CIPS的参与者中,超过70%(731家)金融机构位于亚洲,其次是欧洲(124家)和非洲(37家)。北美洲和南美洲加起来只有40家左右。
但是,单独依靠CIPS系统仍旧无法撼动美元目前的地位,美元仍然是国际交易的主导货币。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每天处理多达5万亿至6万亿美元的国际交易,其中约40%的交易币种为美元。而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所占比重仅为1.95%。
中美两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加速了中国推进自主支付系统的努力。2018年,几家伊朗银行被切断了与SWIFT的联系,这使得它们成为国际支付中的“孤岛”,难以开展国际业务。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中国的银行被SWIFT拒之门外,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但是,通过中国自主的CIPS渠道,即使在受到制裁的情况下,银行也可以继续与中国进行交易。
分析师认为,人民币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取代美元的地位,因为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仍然受到很多限制。但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恢复了增长,同时中国央行已经在筹备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工作,未来CIPS的重要性只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