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消息,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与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今日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崔岩发表演讲。
崔岩表示,中国率先控制了新冠疫情、实现了复工复产,后半年中国经济将出现有力的复苏,这是深化对日韩经济合作非常重要且有利的条件。
此外,他还表示,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邻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包括人文、经贸等多领域密切交流形成的紧密的地缘关系。新冠疫情发生后更清晰地反映了密切地缘关系下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以下为发言全文:
序言
近年来,辽宁省作为对日韩经济合作比较密切的地方省份,提出了“深耕日韩”,即加强对日韩经济合作,以此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和实现东北振兴的重要策略。在此政策精神的作用下,对日韩经济合作出现了良好的态势。但是今年的对日韩合作无疑遭遇了新冠病毒疫情及其引发的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的冲击,其影响何在、今后走进如何,在此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新冠疫情折射的东北亚地缘关系及其对合作产生的影响
近几年来,中国与日本、韩国双边乃至关系实现了明显的转圜而且步入了正常发展的政策轨道,双边良好的国家间关系的支持下,在经济及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了活跃的交流态势。新冠疫情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积极交流的地缘关系的一个侧面。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邻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包括人文、经贸等多领域密切交流形成的紧密的地缘关系。新冠疫情发生后更清晰地反映了密切地缘关系下的命运共同体关系。首先,在人文领域,大量的人员往来深化了相互的人文交流。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日韩三国展开了从官方到民间的良好的相互支援与合作,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东方古诗表达的互助抗疫感情的活动,无疑将对今后三国在社会经济领域深入合作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民间交流只是构成国家关系的一个部分,国家间关系更主要地取决于国家利益的综合考量。新冠疫情反映的东北亚政治、经济方面的地缘关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于今后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在政治方面,中国与日本、韩国基本上保持着既有的双边关系良好发展的态势。三国多次召开双边或多边的外长及相关部门领导会议,就合作抗击新冠疫情达成了高度共识,并在三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进民间的合作。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在国际局势出现新的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日本在有关中日关系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协调音,这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与各个领域的合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局势下,应该努力避免与日韩关系的倒退。
近来,在钓鱼岛问题、香港和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日本都出现了追随美国的意见。中日乃至中韩关系出现的问题,是在新冠疫情危机下美国特朗普政权对中国实施极限施压、导致中美关系极度恶化的背景下出现了,这反映了东北亚地缘关系的复杂性和关系好转存在的脆弱性。也是中国与日本、韩国关系发展存在的结构矛盾的表现。在今后世界格局不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即美国单极主导的情况下,日韩两国在政治外交方面仍将以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为轴心。日韩两国的对外战略仍将跟随美国。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的邻国,存在着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及区域安全等因素,将继续作为影响三国关系的显性因素发挥作用。
再次,在经济领域,长期以来,中国与日韩两国在基本稳定的国际关系条件下形成了紧密的经济关系,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日韩有效地利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在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形成了高度融合的经济关系。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及中日韩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使得日韩在经济领域对中国有较强的依赖。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下,日韩与中国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和加强三国间的经济合作,是三国的共同利益所在。日韩两国也难以像美国那样实施与中国脱钩的政策,相反要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新冠疫情的发生对三国的经济关系重大的影响。首先是在疫情期间人员往来的基本中断,对三国旅游等相关经济领域带来了重大打击;其次,人员往来还导致了相互商贸活动的停滞甚至是衰退;再次,疫情暴露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存在的脆弱性,价值链调整与重构势在必行。全球价值链的调整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美国实施与中国脱钩政策的影响。
二、辽宁与日韩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基于中国与日韩关系改善和三国间存在着良好的经济关系以及存在的扩大合作的巨大空间等因素,中国与日韩两国都表达了加强经济的各个领域合作的愿望。一段时期以来,扩大合作呈现了积极良好的势头。
上述对日韩合作的活跃态势,在辽宁也表现得较为突出。两个例子:
(1)在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投资60亿元占地110万平方米的“京都风情街”。其目的是将其作为扩展对日经济往来。这一商业行为正是出于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发生的变化,谋求在新领域扩大与日本企业的合作。
(2)在新冠疫情暴发期,2020年3月4日,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新工厂在大连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大连市对日新一轮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此次日本电产株式会社的项目,总投资1000亿日元,总规划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自用及配套企业各2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新能源汽车马达生产基地,近千人规模研发中心等。计划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将成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在中国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新能源汽车马达年产能最高将达360万台。
(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的新日本工业团地,总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将打造成为中日(大连)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园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日本新一轮在华投资首选承接地。)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地方扩大对日韩经济合作,如设立中日、中韩地方合作示范区,主要以对日韩企业合作为主。在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中,给与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和高水平的开放条件。位于沈阳和抚顺交界处的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已经得到国家的批准,成为辽宁省的经济特区。这些区域都规划出了一些区域,重点开展对日韩合作。
据有关人士分析,促使日本企业扩大对华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中国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政府坚持扩大开放,出台了有关外商投资的相关政策,可以参与的投资领域越来越多,这对希望来华投资或继续扩大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二是日本企业在华经营利润增加。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8年针对在华日本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42.3%的企业经营利润持续增加,35.3%的企业经营利润与2017年持平;三是基于消费者对于质量好、重设计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大;日本企业也据此开始调整对华投资方向。日本的快销品、家电、日化等行业加大了开拓中国市场的力度,投资快速增长;四是广泛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但是,辽宁对日韩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遭遇到了新冠病毒疫情这一罕见的病疫灾害对各国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产生的重大冲击,其走向令人担忧。对此,我给出以下几点基本判断:
第一,中美关系的恶化及特朗普实施的脱钩中国的政策对中日韩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日韩两国难以完全跟随美国,在经济领域无法忽视中国这样的重大生产基地和大市场的存在。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及中日韩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使得日韩在经济领域对中国有较深的依赖。在逆全球化的潮流下,日韩与中国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和加强三国间的经济合作,是三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第二,在产业分工区域化的过程中,中日韩三国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首先,从整体而言,中日韩三国产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能够进一步深化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其次,中日韩合作在很多领域特别是新兴产业部分,可以通过产业合作实现规模经济利益,如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要新兴技术及产业部门,包括物联网、数据经济、5G等,都需要大的市场需求加以推动;再次,通过三国及东亚区域国际分工合作,可以加快亚洲经济的内部化,即建立完整的内部供应链体系,减少及消除对美国过度依赖的结构失衡现象。
第三,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生,对中日韩合作的影响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强中日韩三国在国际治理、区域一体化等方面的合作;二是以新冠疫情为契机,谋求构建三国重大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合作体制,深化三国社会领域的合作;三是深化中国与日韩的经济合作关系,维护和完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区域国际生产网络,努力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四是就长期经济合作而言,三国应协调各自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在重塑东亚供应链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第四,前述的近年来日本等国外企业增加在中国投资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如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的改善等。相信经过短期的恢复,与日韩的经贸关系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基于上述判断,从地方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应该在遵循国家外交政策的前提下,要大力推进与日韩合作的工作,通过民间的公共外交关系,加深相互的理解和达成共同发展的共识共识,为进一步开展经济合作奠定基础。中国率先控制了新冠疫情、实现了复工复产,后半年中国经济将出现有力的复苏。这是深化对日韩经济合作非常重要且有利的条件。何如有效推进对日韩经济合作工作,还需要解放思想、打开思路,同时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和努力避免金融危机等,夯实自身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