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商所将丰富玉米产业链衍生品体系 助力企业化解价格波动风险
本报记者王宁
中国玉米供需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在库存下降、市场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加大进口已成趋势。在9月10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整体形势仍然向好,但玉米供需缺口稍加明显。今年国内玉米库存下降,在需求增加的市场预期下,加大玉米进口将是大势所趋。因此,企业要苦练内功,积极利用期货工具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市场经营风险管控意识。
《证券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提供玉米衍生品工具的大商所,在玉米价格连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将加快丰富玉米产业链衍生品体系,积极稳妥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相关中下游期货品种。
长期供需关系偏紧
玉米是饲料生产的第一大原料,产业供求形势变化不仅关系到饲料产业格局和饲料成本,也关系到农民和居民的“米袋子”“钱袋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粮油监测处处长李喜贵在会上表示,当前全球仍未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总量上的安全”和“结构性的不太安全”同时并存。中国粮食的安全系数高,安全形势仍向好。但就玉米供需情况来看,已连续三年出现产需缺口,长期供需关系偏紧。
据李喜贵介绍,我国实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主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鼓励消费需求增长,玉米由产大于需向产需紧平衡转变,为加快消化不合理库存腾出了市场空间,去库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5年去库存的目标,年均消化5000万吨左右。去库存是分梯度渐进的,玉米先去库存,然后是稻谷和小麦去库存,因为稻谷和小麦的产业链短,消化渠道少。玉米的产业链长,消化库存不会引发粮价整体上涨。
路易达孚(中国)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北亚区谷物部总经理杲修春也表示,在国际市场谷物供应充足下,中国玉米库存在下降,预计市场需求会增加,中国玉米进口将变为趋势。
杲修春认为,未来中国玉米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是进口规模和进口量,这取决于国家政策以及国际基本面变化。中国玉米市场相对可以比较确定的是:未来中国对玉米可能会加大进口,并对小麦、水稻形成部分替代。不过,基于替代量和价格偏高等抑制消费的因素存在,中国玉米供需格局虽会有所调整,但并不代表价格会持续大幅上涨。
李喜贵表示,要理性看待玉米价格上涨,价格波动最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不是预期和资金面推动。他预计,受供求偏紧影响,玉米价格可能还会上涨,保持高位运行也属正常现象。但是,今年玉米价格的上涨潜力已被透支不少,后期的上涨空间可能已不大。
加快衍生品工具供给
作为管理风险的最佳工具,玉米期货和期权的推出深得产业企业青睐。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宗礼在会上指出,近十年来,玉米年产量从2009年的1.73亿吨增加到2019年的2.6亿吨,增幅达51%。在今年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全行业严防非洲猪瘟疫情的背景下,玉米价格持续走高,说明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各家企业要苦练内功,积极利用期货工具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要提高市场经营风险管控意识,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形势,助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王宗礼表示,今年玉米价格一路上涨,饲料行业和养殖企业经受了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困扰。
《证券日报》记者从大商所处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满足产业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交易所将从多个方面加快衍生品供给。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在会上表示,玉米期货上市27周年,有力地服务了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收储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接下来,大商所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冉华透露,交易所将有效发挥期货功能,丰富产业链衍生工具;不断优化规则制度,提高产业企业参与便利度;推广“保险+期货”模式,加大对农民和涉农企业保障力度;维护市场安全运行,保障行业发展行稳致远。同时,还将丰富玉米产业链衍生品体系,积极稳妥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相关中下游期货品种。紧紧围绕聚焦服务产业企业,推动汇聚产业龙头企业等参与建设大商所场外市场,打造大宗商品生态圈,建设大宗商品价格信息中心、交易中心,满足包括玉米产业链在内的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冉华表示,交易所将进一步提升品种功能和市场运行质量,例如,持续完善玉米产业链现有品种合约规则,“一品一策”促进功能发挥,推动合约连续活跃。此外,探索持续共享的产业服务新路径,拓展“保险+期货”的内涵外延,也希望玉米产业链企业科学合理地利用期货市场有效管理价格波动风险,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抗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