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高毅孙庆瑞:最舒服的时候已过 流动性边际收紧

【今日直播】

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高级副总裁周克平:任职回报均超100%,如何做到?

长盛基金郭堃分享:堃式投资的极致演绎,如何挑选核心成长股?

长安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徐小勇:跌了,机会来了?如何布局?

安信证券陈果:A股迎年内第四次重大分歧时刻 牛还在吗?

招商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尹睿哲:博弈为主,趋势不利

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市场出现阶段性高峰,港股后市如何操作?

独家深访高毅资产孙庆瑞:首谈19年投资进化历程,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现在的市场我的组合已在均衡化

高毅资产平台上目前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合伙人,孙庆瑞无疑是其中“特殊”的一位。

她是唯一一位女性基金经理,也是唯一一位有固定收益投研背景的基金经理;与此同时,她又与其他几位基金经理一样,长期来看,投资业绩非常优秀。

回顾其经历,2001年入行开始便从事债券研究,此后,从债券投资到股票投资,从公募到私募,从相对收益到绝对收益,一路都伴随变化与挑战,一路也接受挑战,最终,孙庆瑞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统计显示,从2007年至2013年,孙庆瑞在中银基金管理中银中国精选的6年间,基金业绩表现超同期指数约100个百分点,而且在同业排名前列,同期全部16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业绩排名前三。(注:管理期间为2007/8/22-2013/8/23。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不仅如此,在每一个自然年度也都位于同业前列。

邱国鹭就曾好奇问过她,“在7个市场风格完全不同的年份中,你是怎样做到,每一年都跑在行业前列?”

据她回忆,当时更多还是结合宏观判断,自上而下进行行业配置。这种思考方式,带有债券投资经历的痕迹。

2015年加入高毅资产,从公募到私募做投资,对孙庆瑞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思考方法的变化,因为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就是不同的”。跟三五年前相比自己最大的进步“毫无疑问肯定是在对公司的思考上”。

相较于公募时期,孙庆瑞过去几年在选股上花的时间最多。从做绝对收益的角度,会更详细地拆解上市公司。

根据第三方数据,孙庆瑞在高毅期间发行的私募产品中,持续披露净值且存续时间较长的某基金,自2016年2月4日成立至今年7月31日,费前累计收益率为***%,年化收益高达***%。同期沪深300累计上涨59.23%,创业板指累计上涨33.72%,显著跑赢市场。今年以来截至8月底,该产品已取得超过***%的正收益。

访谈期间,谈到实体经济里面那些具体而微的精妙之处,她总是眉飞色舞,充满激情。“投资中不管你愿不愿意,新事物总是扑面而来。这是我觉得投资工作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每每谈及部分公司,对行业空间、业务模式、发展趋势,甚至对创始人、核心团队的相关信息,都是信手拈来,滔滔不绝。

用她的话说,每一家能够放在组合里的公司,都是进行过反复的认真思考。

当我们问到,在流动性宽裕估值上涨的情况下,“如果你现在新拿到一笔钱,还能找到下手的标的吗?”

孙庆瑞想了想说:“也能。现在也还能挑出一批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

总结孙庆瑞在投资管理上的特点:

一以贯之的,是根据对于宏观经济和流动性的判断,选择去构造相对来说更适应市场的组合。也就是她说的,“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

宏观多多少少会影响她在投资上的一些风格或者方向。比如,如果现在是一个经济差、流动性宽裕的环境,这种情况是优秀成长股最容易“涨估值”的时候。如果经济是在变好的、向上的过程,这种时候更多是需要“涨业绩”。

此外,也不是简单的某个环境就一定选某个风格,可能在其他方面,比如行业本身格局、供求变化等等,背后也都是有宏观逻辑的。

“尽管我宏观看的多,但某种程度上,越往后发展,可能宏观对于组合的整体影响在边际上会越小,选股在一定程度上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最终,你总是要选公司,宏观只是提供了你思考的一个背景板。”

第二个特点是注重选股。

从做绝对收益的角度,更加重视选股,会详细地拆解上市公司。核心的、大一点的公司,或者认为稍微有点意思的公司都拆解过。

原来一般是先挑行业再挑公司,现在是有的时候先挑行业,有的时候也不看行业,先看公司,再反过来看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同业对比。

最终还是要落到对估值的考量上。结合经济周期和行业成长性,对价值和成长性作综合考量,决定对估值范围的判断。

第三个特点是高度纪律性。

理性构建组合,对她来说,虽然行业有偏好,但是宏观判断是第一准绳,会根据对大背景的判断果断调整组合结构。

此外,个股上,但凡能够纳入组合的,一般还是能够算得出未来的投资回报率,算不出来的,哪怕再超预期也不为所动。

在与聪明投资者近4个小时的深度交流中,对于如何判断宏观,具体会看哪些指标,如何去挑选公司,如何构造组合,市场走到哪一步?后市机会还有吗?孙庆瑞都知无不言,进行了坦诚分享。

以下是采访要点和部分对话内容:

“现在中国经济放在全球来看都是一个成长性的经济,而且流动性偏宽裕,可以看的成长股也非常多。”

“金价是反映流动性,油价、铜价是反映经济本身。金价跟经济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不是生产资料,油价和铜价受经济本身影响很大,现在金油比和金铜比都创了历史新高。”

“如果你认为现在是一个经济差、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家就会愿意给成长更高的估值,它PE的弹性可能就比EPS的波动要大,这种情况是优秀成长股最容易提估值的时候。”

“尽管有一些标的看起来,可能PE不是很低,没有非常便宜,或者只是合理,但是如果我认为它的成长性比较好,而且给的假定或者看的时间长一点,估值还是合理的,这种标的,我是愿意选的。”

“成长之所以叫成长,就是还没有长成熟,要不然就叫价值了,得还有大的行业空间才能叫成长。等到成熟了,估值就可能要杀一遍了,成长最害怕的可能就是边际上快接近成熟的时候,那就得好好想一想。”

“投资永远让你看到你不理解的东西,不管你想不想,新事物总是会扑面而来,永远在变化,好的、不好的,优秀的、不优秀的,你都会看到。”

“站在这个时间点来看,毫无疑问,流动性还是宽裕的,但是,边际上已经在收紧……这个时候要观察的要素就很多了。

第一,你可能要稍微小心一点。如果(某个标的)给的估值很高,但是它又没有超出你本来的预期,那涨上去的时候要小心,可能要卖出或者去均衡你的组合。

第二,需要特别密切的观察流动性变化,包括房价变化。当然,还有外资。外资也是受流动性制约或者有风险偏好的,美元的流动性也很重要。

从组合的角度,你知道最舒服的时候过去了,你要去想组合怎么样均衡,甚至仓位怎么样考量,不同的时间段,要认真思考组合面临什么样的背景环境。”

从固定收益投资到股票投资

自上而下的思路贯穿始终

聪明投资者:从个人经历来看,你最早入行是看固定收益的?

孙庆瑞:我2001年毕业,入行就开始做债券的研究。在卖方做了两年,之后转到买方,一直到2007年之前,都是在看固定收益。

聪明投资者:2006年到中银之后,2007年开始管理中银中国精选,这种转换对你来说压力大吗?过去的背景对你来说有哪些帮助和影响?

孙庆瑞:当时我自己压力挺大的。尽管我之前没有做股票投资,但是,当时中国股市受宏观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管了权益产品之后我也是自上而下思考多一些,毫无疑问这是固收经历的思考延伸。

当然,从公司的角度,肯定得向行业研究员学习。

但那个时候中国经济还有股票市场的新东西不多,整体还是传统类公司占比高,而且从资金角度,市场上也没有什么外部资金,所以整体受国内的经济和流动性的影响还算比较大。

我刚进入中银基金的前几年,经济在一个很强的向上周期里,股市能找到很多投资机会。经过2007年,再看2008年就毫无疑问不是了,全球性的危机下,股市的风险是很大的。

危机后期,你就会知道,政府要增加投资的地方一定是最有机会的点之一。

比如说,当时我就觉得水泥等行业肯定是有机会的,因为政府在那么差的经济情况下,一定会增加财政投入。事后来看,2009年上半年确实周期性板块表现很强,除了政府基建,地产也不错。

到了2009年下半年,我更多转到了偏消费的行业,转完之后,再往后到成长,持续了好几年。

聪明投资者:当时是出于哪些考虑?

孙庆瑞:当时内心有个想法,觉得那会儿经济三驾马车里的“投资”或者说中国的重工业化,的确走的挺超前的,走了七七八八了,而从经济结构上来说,全世界所有经济体一定程度上都是一样,不可能说光投资,当人民收入提高,“消费”占比一定会提升。

当时国内消费在整个经济中占比还比较低,我当时觉得经济结构里跟消费相关的,未来在经济中的占比都会提升,这个趋势我觉得是一定的。

而且在当时那个位置,所有的周期股都涨得很高,也很贵。

当然也是一边看一边转结构,现在来看可能那会儿顾虑还挺少,胆子还比较大。当然,也很少有人在做完一件事之前,坚定的知道自己一定是正确的。

我现在也不敢说某个组合在未来就一定是正确的方向。

但是转结构这件事,确实是我当时比较清晰的想法,所以在2009年下半年的时候,比较坚决的把自己组合的结构转了。

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

不可忽视的经济+流动性

聪明投资者:2008、2009年确实整个宏观变动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的,对投资、尤其是对仓位的指导意义也比较大。

但现在整个经济的波动也没以前那么大,除非像今年的疫情原因,宏观对于投资的指导意义是不是也下降了?

孙庆瑞:我一定程度上同意你的看法。

尽管我宏观看的多,但某种程度上,也觉得宏观对于组合的整体影响在边际上变小,选股在一定程度上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最终,你总是要选公司,宏观只是提供了你思考的一个背景板,你只要选自己认为长期最有价值的公司就行了。

如果你不擅长宏观,只要坚持自己的风格,按自己的逻辑选股,我认为也是ok的。

也是因为股票越来越多,新经济的东西占比也越来越高,可以给你多种选择的机会,如果你可以忍住偶尔的阶段性波动,问题都不大。

但是,宏观对股市还是有影响的。

比如说2018年,毫无疑问,流动性紧张,不管什么风格都没有用。其实这里也有个悖论,即便你知道了、理解了,也不一定做得非常好。

对我个人来说,我内心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条线,这条线是放不下来的,所以宏观对我影响可能大一点。

也因为看了太多年,现在它不一定占我最多思考时间,但是,如果要在我的思考里面把宏观摒弃排除掉,那也是不可能的。

聪明投资者:宏观具体如何来指导你的投资?

孙庆瑞:多多少少会影响一些风格或者方向。

比如说,如果你认为现在是一个经济差、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一定程度上来说,成长,大家就会愿意给更高的估值,它PE的弹性可能就比EPS的波动要大,这种情况是优秀成长股最容易提估值的时候。

如果经济是在变好的、向上的过程,那某种程度上流动性很难会过于宽裕,这种时候更多是需要涨业绩。

对我来说,我可能就不太会选PE太高的标的,因为当流动性边际上不是很宽裕、偏紧张的时候,PE的调整影响大过EPS波动,会导致股价的下跌。

当然,也不简单的说某个环境就一定选某个风格,可能在其他方面,比如说行业本身格局、供求会不会有变化等方面,背后也都是有宏观逻辑的。

比如看某个行业的发展,你看到美国走完是这样的,欧洲走完是这样的,日本走完是这样的,韩国走完是这样的,可能内心就会有一根弦,国内的这个行业的发展,即使不一定完全跟着它们走,也会有相似之处。如果是往下行方向发展,你还是要稍微远离一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变化到一定程度,你可能就会知道,在某些体量不会继续增大的行业里,你不需要去太花精力。

更偏好成长,未来空间大

但也要根据市场环境,做最优组合

聪明投资者:所以你是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去构造一个更适应市场的组合?

孙庆瑞:也不是说更适应,只是说这个背景下面可能怎么样比较舒适。

如果说是在一个杀估值的市场,你首先要想,估值特别贵的标的,哪怕你可能是对的,但是在这样的市场,天然就不利于你的组合有好的表现。

你要思考,这个背景是不是适合你最看中的那些东西。

聪明投资者:那比如说2017年,是不是你就会选那些低估值品种?

孙庆瑞:对,2017年我选了一些偏白马、估值比较低的标的做组合。

其实2017年是一个不错的经济环境。从经济数据上来看,2014年底到2015年上半年可能是中国经济从高点调完下来后的最低点。

此前,尽管股市2013年成长就已经在涨,后来价值在2014年下半年也涨得很厉害,2015年上半年是所有都很疯狂,主要是因为加杠杆和场外配资的影响。

但看经济本身,我觉得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是向上的周期,2018年则是实体经济去杠杆。

我觉得2017年涨的公司,大部分是受益于宏观经济景气度提升的。

在2017年如果你选跟经济相关度很低的公司,其实是不容易跑赢的,要选跟经济向上有正相关关系的标的。

聪明投资者:可能2017年偏价值的白马股是最适合的标的,对你来说,你更喜欢的是哪些标的?

孙庆瑞:整体上来看,我可能还是喜欢比较有成长性的公司。

聪明投资者:那你对估值的容忍度会高一些?

孙庆瑞:估值方面,尽管有一些标的看起来可能PE不是很低,没有非常便宜,但是如果我认为它的成长性比较好,而且给的假定要比市场乐观些或者看的时间长一点,估值还是合理的,那这种标的我是愿意选的。

聪明投资者:这些可以给高估值的标的,有没有一些共同点?

孙庆瑞:可以给高估值的共同的地方,肯定是还有较大的行业空间。

成长之所以叫成长,就是还没有长成熟,要不然就叫价值了,得有更大的行业空间才能叫成长。

等到成熟了,估值就可能要杀一遍了,成长最害怕的可能就是边际上快接近成熟的时候,那就得好好想一想。

最舒服的时候已过,流动性边际收紧

目前组合可能要更均衡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现在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情况?

孙庆瑞:宏观经济从2018年开始去杠杆,2019年可以看到,很多经济数据都是往下走的,不管是GDP,还是核心通胀率。

本来今年我觉得可能是一个观察点,但是因为疫情,一下又掉到坑里,上半年流动性比较宽裕,所以导致表现最好的是弹性越大的、跟经济越不相关的、刚性需求的。

站在这个时间点来看,毫无疑问,流动性整体还是宽裕的,但是,边际上已经在收紧。

经济从坑里在往上走,反过来,流动性增速也从最高点要稍微收回来一点,但整体上还是宽裕的,因为还没有到经济很强劲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密切观察。

第一、你可能要稍微小心一点。

如果某个标的给的估值很高,但是它又没有超出你本来的预期,那涨上去之后要卖出或者均衡你的组合。

第二,需要特别密切的观察流动性变化,包括其它影响流动性可能变化方向的指标。

当然,还有外资。

当外部流动性宽裕或者风险偏好比较高,外资还会进来,让你的估值稍微稳定一点,不会波动那么大,甚至有些公司它还帮你撑着估值。但是你要知道,外资也是受流动性制约并且其风险偏好会不断变化,所以也要看美元的流动性。

从组合的角度,你知道最舒服的时候过去了,你要去想组合怎么样均衡,甚至仓位怎么样考量,不同的时间段,要认真思考组合面临什么样的背景环境,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

估值中枢可能提升吗?

聪明投资者:不仅是美国放水,欧洲那边早就负利率了,包括中国今年流动性也比较宽裕,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会不会长期估值中枢就往上走了?

孙庆瑞:短期小心疫情之后的流动性收紧;长期来看,如果利率回升幅度有限,那是有可能的。

历史上看,估值肯定是有波动,至于说这个中枢是不是抬升?现在欧元加日元,可能占全世界财富20%多的人都处在零利率或者负利率。

如果美元再低,美元资产占全世界财富的30%,如果这些财富都处在很低的利率或者零利率,将来会不会对全世界资产估值产生冲击,还是很值得思考。

宽松之下涨估值

流动性宽裕时,可以涨估值的东西比较多

聪明投资者:从过往来看,大部分时候你对于宏观把握的比较准确,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有没有过不是那么坚持的时候。

孙庆瑞:会的,因为你的想法可能有时候受到某些因素重新挑战一下;或者当你一直在观察的宏观数据在打架,或者比较难理解,你就比较痛苦。

聪明投资者: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孙庆瑞:很难解决,你只能忍耐这个过程,然后密切观察,事后总结反思。

聪明投资者:2018年你的组合也是买价值多一些?

孙庆瑞:偏价值的多一些,其实2018年价值股、成长股都跌的多,全年来看,其实跌的都差不多。

其实就是流动性的问题,当所有环节都来抽水的时候,哪个地方都是紧张的,所以选谁都没有用。

防御是很难防御的,可能选的好,会跌的少一点。

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仓位,或者说你应该选什么样的资产组合。

比如说现金就是最好资产,你是不是选了现金,或者你可能选一部分现金,选了多少?是30%还是50%。

聪明投资者:如果说2018年回过头来看,可能仓位调整是更加重要的。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你有没有做这样的一些调整?

孙庆瑞:今年是不一样的,有疫情的影响,流动性可能会更宽裕,这时候成长往往会表现的较好,因为它天然就是一个经济很差、流动性极宽裕的组合。

聪明投资者:在仓位上面有做调整吗?

孙庆瑞:我的仓位比较重,没做什么调整。

现在中国经济放在全球来看都是一个成长性的经济,而且当流动性比较宽裕,可以涨估值的东西比较多。

而且组合风格也还比较清晰,去年底我就已经比较偏成长,因为当时看数据,全年经济都是下行的,当时还没有疫情。今年有了疫情之后就更用不想了,肯定是在这个逻辑里:经济是差的,流动性方面,这个时候别说中国,全世界都是宽裕的,看利率就知道了。

计算机、医药比较贵了

但现在下手买,还是能在其他领域选到标的

聪明投资者:今年确实很多公司估值都提的很厉害,科技板块你现在怎么看?

孙庆瑞:我其实担心有点太贵了。

聪明投资者:医药板块呢?

孙庆瑞:其实估值还比较贵,就算是医疗服务里面我觉得能看很久的,可能也透支了一、两年的估值。

你要知道,当环境变化的时候,估值可能就不是这样子了。

现在是因为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估值是这么给的,一旦出现变化,这个估值可能就难以支撑。

聪明投资者:说到这一点,如果你现在新拿到一笔钱,还能找到下手的标的吗?

孙庆瑞:也能。

现在也还能挑出一些估值相对便宜的公司,只不过说现在的组合,我两边都有,偏均衡。

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配,可能会构建一个相对估值合理的组合,然后预期回报率也还可以。

它承担的流动性变差的风险比较低,当然,当经济在某个层面上修复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它可能也会滞涨,但至少我内心知道,它风险收益匹配实际上还是不错的。

聪明投资者:你怎么看现在的经济修复情况?

孙庆瑞:我觉得是要修复的,只是修复程度的问题。

可能到今年冬天大家依然还担忧疫情问题,冬天本来就是流感高发季,所以有些行业还很难完全恢复。

但是没关系,我在这个位置拿着,就算再忍一个季度到了明年春天再来看也行,我觉得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你很乐观的说经济增长会超过潜在经济增速,那也不一定,至少我现在没有觉得,而且我也不觉得四季度一定会。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未来有哪些风险点需要注意?

孙庆瑞:中美贸易摩擦可能是排第一的风险,然后流动性肯定是国内需要关注的风险了,当然全世界的流动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风险。

从相对收益到绝对收益

选股是必修课,价值、成长都会看

聪明投资者:从公募出来到高毅的这几年,投资上还有哪些新的体会?

孙庆瑞:对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思考方法的变化,因为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就是不同的。

过去在公募,相对收益肯定是第一考量点,所以你会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但是从绝对收益的角度,其实你就不用去考虑别人怎么样。

你所有的考量,都应该是基于市场是什么样的,然后你应该怎样,你的交易对手现在是市场本身。

因为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也不同,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适应或者说擅长这种背景的人就是最受益的。

你短期去看别人没有意义,因为每个人挣钱的阶段可能就是不一样,擅长的打法也不一样的。

所以,不用时时刻刻去关注别人做了什么,你也学不来,只能认认真真思考自己。

我觉得,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多挣一点钱,在自己没有那么擅长的地方跟上市场节奏,长期来看,可能就还不错。

聪明投资者:除了思路的转变,具体在操作和方法上,有哪些变化?比如会在哪些方面花费更多时间?

孙庆瑞:过去这些年,选股肯定是我花最多时间的。

其实在公募开始管理权益类产品的时候,我就花了一些时间看个股,现在思考的会更深刻一些。

从做绝对收益的角度,我会更详细的拆解上市公司。不管是偏价值还是偏成长,不管是估值高一点的还是估值低一点的,我都愿意去看。

行业占比决定关注度

聪明投资者:这么多个股去选,你有大致的方向吗?比如先看行业再选个股,还是?

孙庆瑞:我原来一般是先看行业,然后再看行业的公司,现在有的时候也不看行业,因为新的公司很多,每上市一个新公司,可能它就是一个很独立的行业。

所以有的时候是从行业角度,去看完这个行业的所有公司;有的时候是先看公司,然后再反过来看这是什么样的行业,比如这个行业是什么样的格局,集中度怎么样,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对手是谁等等。

聪明投资者:其实现在光看行业,按照申万分也有20多个,这里面有没有你根本不会去看的?

孙庆瑞:我觉得在整个的经济中结构占比过大,超过了它正常合理占比的行业,我可能不太愿意去看。

尽管可能细看下来,也是有一些公司是有机会的,但是如果大类上就有点抵触的话,可能就看的兴趣也没有很大。

聪明投资者:那么那些目前占比还少,未来会持续提升的行业,你会更多去关注?

孙庆瑞:其实还是需要行业里面有本身比较优秀的公司,并且估值等各方面我觉得还比较合理的。

因为如果说这个行业未来占比会提升,但是你看完之后发现,现在上市的、所有标的都不能作为你的选择,那这个行业你也可以放弃了,因为最终很难有标的可选的话,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聪明投资者: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孙庆瑞:也有。

有一次看某个细分类别,里面所有公司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些公司都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哪怕行业未来会成长,但是公司没有办法证明自己会长期受益,不能证明自己未来长期能跑出来。这种时候看完可能就要放弃了。

聪明投资者:你在看企业的时候,会更多关注管理层,比如企业家吗?

孙庆瑞:人的因素很重要。

我觉得第一重要的是行业,行业的格局以及公司展现的财务状况,这些可能告诉了你大部分信息,所有这些东西都有了之后,人也是很重要的。

组合保持一定集中度

确定性高的公司会下重注

聪明投资者:现在组合是怎么构建的,比公募时期相对更集中?

孙庆瑞:数量,我觉得现在不用那么多。太少了,可能有时候波动会大一点,但是太多我就觉得没必要,你明显有更优的选择,可以稍微拿多一点。

有一些标的上仓位不多,你会在持有过程中反复地认真思考。

聪明投资者: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去重仓?

孙庆瑞:首先,至少估值是能算得出来的。

你对行业集中度、行业本身格局的变化,包括公司本身优秀程度,以及你认为这个行业的增速是什么样,它未来成长持续的时间等等要有一个假定,这些都决定了一些公司的估值你能不能算得出来。

有这样一些思路后,如果(估值)能够算出来,而且可能认为最有成长空间的,你就愿意配的多;

有时候可能你认为有空间,但是确定性不是很高,因为中国经济很活跃,变化很快,哪怕我认为很有机会,但历史上都没有这样的细分类别出现过,这就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这时候你对自己信心爆棚那也不太可能,可能就没有配很多。

只能说认真选择、小心求证,自我不断思考和反思,只有算的出来、又比较确定这个方向是对的,你才敢配的比较多。

投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新事物总是扑面而来

永远在变化,非常有吸引力

聪明投资者:觉得自己跟3、5年前相比,有哪些进步?

孙庆瑞:是在对公司的思考上。

现在市场上这一堆公司,你要不断去思考它的生意模式和壁垒,现在的价值是不是你认为的价值,你会反复挑战自己。

不管是已有的生意模式还是新的公司,你都要去思考,这些肯定是花时间的。

聪明投资者:在哪些行业上花的时间比较多?

孙庆瑞:如果是技术壁垒很高,或者比如制造业里面的一些公司,有时候真的要看很久,但现在也在努力看的越来越多。但总体上,你能够自己体验的行业,肯定感受会更深刻一些。

聪明投资者:如果不做投资,你会做什么?

孙庆瑞:不太想的出来。我觉得投资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它可以让你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和有趣的东西。

如果你问我有什么行业不选,没有变化、枯燥无味但是还要反反复复去做的,一定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所以,投资其实就是这个的反面,它永远让你看到你不理解的东西,不管你想不想,新事物总是会扑面而来,永远在变化,好的、不好的,优秀的、不优秀的,你都会看到。我就觉得这个行业至少这一点对我来说有吸引力,你起码不会觉得这件事枯燥无味。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于受访当时的分析、推测与判断,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并含有前瞻性陈述,不保证其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受访者及其所在机构的投资实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