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国联“鲸吞”国金背后:中信老班底的“野心勃勃”

国联“鲸吞”国金背后:中信老班底的“野心勃勃”!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在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希冀下,国联国金两家中小证券官宣“牵手”,迈向千亿市值。不过令人咂舌的是,此次合并是上市不到两个月的国联“鲸吞”体量为其两倍的国金,这背后“涌金系”因涉入资本操作违规漩涡和国资系新人上任国金后慢慢失去国金话语权继而有转股之意是一方面,另不可忽略的是国联背后中信班底高层们的“野心勃勃”。

9月20日下午,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发布停牌公告,前者将通过换股的方式吸收合并国金证券;与此同时国联证券收购长沙涌金持有国金证券约7.82%的股权。若成功,这将是A股史上首起上市券商合并案例。

事实上,作为国金证券的控股方,“涌金系”似早有转股之意。继监管彻查“涌金系”在国金证券借壳上市中的资本运作后,国金证券先是前掌舵人魏东辞世、前董事长雷波被查出局,后旧部重臣相继离职。而新上任的董事长冉云背靠国资背景,国金证券似渐渐向国资转移。

而国联证券能够在继今年7月上市不到两个月后“蛇吞象”体量为自己2倍的国金证券,背后推手或是其中信班底的高管层。自2019年以来,国联证券引入一大批前中信证券高管,也正是这些“野心勃勃”而又富有经验的高管们,在推动国联证券的并购扩大,意在将国联证券推进券商“第一梯队”。

此外,自监管提出打造航母级券商以及金控公司新规出台后,近年来,券商合并此起彼伏,做大做强成为共识。对此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未来一到三年很可能是券商合并的一个高峰期。

上市不足两月就要鲸吞另一家上市券商

资料显示,国联证券创立于1992年11月,前身是无锡市证券公司,而国金证券成立于1996年,注册地址位于四川成都。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券商2019年净资产排名,国金证券以204.06亿元居于行业第23名,国联证券以80.24亿元居于行业第59名。

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国联证券实现营收8.22亿元,同比减少3.42%;实现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减少9.84%。国金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96亿元,同比增长51.36%;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61.24%。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国金证券总资产达到653.58亿元,而国联证券总资产为369.32亿元,前者几乎为后者的2倍。

无论从排名业绩还是体量,国联证券都不及国金证券。也就是说,从业务能力上来说,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之间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为何是国联证券吸并国金证券呢?

实际上,国金证券大股东,日暮西山的“涌金系”早有转让之意,而如今国联证券的高管团队中,“中信系”的高管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做大的意愿强烈。在“航母券商”的趋势下,也就不难理解这场“蛇吞象”的合并了。

涌金系早有转让之意

资料显示,国金证券目前属“涌金系”旗下,控股股东为长沙涌金有限公司,为典型的民营券商。2005年,彼时的券商行业整体低迷,“涌金系”却在7月中旬通过旗下公司收购国金证券,并且两年后国金证券成功借壳成都建投上市,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成功借壳上市案例之一,借壳后,“涌金系”通过九芝堂集团和湖南涌金控股国金证券。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涌金系”在国金证券中的资本运作一直以来最被人诟病,一直被认为涉嫌国资流失。

虽然上市之后的涌金系”似乎表现出了逐渐转向规范化运作的意向,但事情又反转于2008年3月,传出中纪委决定彻查券商借壳上市的消息,国金证券也被传引发关注,“涌金系”创始人魏东也曾被中纪委约谈,随后4月,魏东辞世。

“涌金系”前掌舵人魏东辞世后,证监会对涌金系的调查并没有停止。随着2009年5月原国金董事长雷波因受王益案件牵连下台,占据主导的国金证券开始变得动荡不安,有关“涌金系”转让国金证券股权的传闻也一直不绝于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底,冉云走马上任国金证券董事一职,与之前国金证券的数位“涌金系”出身的高管不同,冉云的资历更多显示为成都国资背景。据公开资料显示,冉云曾任成都金融市场职员,成都市人民银行计划处职员,成都证券公司发行部经理、总裁助理、副总裁、监事长,而成都证券即为国金证券的前身。

或是“涌金系”外人员冉云的进入,国金证券多位旧部重臣开始辞职。不久出现“涌金系”分析师大量跳槽、高层人事变动、IPO失利等局面。

目前国金证券更像是国资在控制,虽然国金证券的控股股东仍是陈金霞(魏东妻子),但随着股权被稀释,昔日辉煌一时的“涌金系”帝国日薄西山,这也不难理解“涌金系”此次合并转股。

国联证券“蛇吞象”背后:股东和中信老班底“野心勃勃”

而国联证券前身为无锡市证券公司,2008年5月通过改制更名为国联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前,国联证券在券商行业中存在感不强,各经营指标在行业中也多处中下游水平。不过无锡市政府和国资委似有极强做大国联证券的意图,2019年以来,国联证券引入一大批前中信证券高管,进行高管团队大换血。

尤其是以顾问身份加盟国联证券的中信证券前任董事长王东明,市场普遍猜测,这次合并或同其不无关系。

自2015年63岁的王东明“因年龄原因”从中信证券董事长任上退休赴任国联证券顾问一职后,2019年6月13日,中信证券原财务负责人葛小波,当选国联证券行政总裁。江苏证监局还核准了王捷、汪锦岭,在国联证券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二人此前分别为中信证券人力资源部执行总经理、信息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此外,国联证券副总裁兼首席财富官尹红卫、首席风险官李钦,都有中信背景。

这些昔日中信证券重量成员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源,曾缔造了5000亿市值的中信证券,且“传奇老大”王东明,曾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新高管们“老骥伏枥”,推动国联证券提速A股IPO,于今年7月31日成功在上交所上市。

此时距上市不到两个月便加速并购扩大规模,“蛇吞象”资产为自己2倍的国金证券。足以体现国联证券高管们的野心勃勃,意在将国联证券推进券商“第一梯队”。

中报显示,国联证券营收8.223亿元,归属净利润3.212亿元。股票、基金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额为9234.42亿元,市场占有率为0.49%。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国联证券成为首批获得基金投顾试点资格的7家券商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小券商,上半年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为2.13亿元,同比上涨8.67%。

而国金证券投行业务在行业中表现较为出彩,2020年上半年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37%,业务收入排名居行业第9位。合并后双方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将有一定提升。

此外,数据显示,国联证券18日股价收于19.64元,市值467.1亿元;国金证券18日股价收于15.29元,市值462.4亿。两家券商合并后的总市值约为930亿,与光大证券(目前市值1063亿)接近,或将跻身券商“第一梯队”。

未来券商合并或是大趋势

目前金融机构的监管理念正在朝着严格化、精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当前监管对金控公司特别是民营色彩比较浓厚的金融机构发展隐患高度警觉,要推动他们进行更多的整顿。此次国联证券“蛇吞象”国金证券或代表着民营金控“野蛮生长”及无人监管时代已经过去,与发展态势良好的国资背景的国联证券进行合并是一条转型的可选渠道。

事实上,在监管提出打造航母级券商以及金控公司新规出台的背景下,近年来,券商业并购暗潮涌动。

资料显示,2016年中金公司斥百亿资金收购中投证券。2018年末中信证券启动对广州证券100%股权的收购。这场收购直到近年今年1月才完成标的资产过户及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广州证券注册名称随后改为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天风证券2019年6月计划收购恒泰证券部分股权,该收购事项在今年已经获得监管层核准。2019年年底,华创证券预计与太平洋“牵手”。彼时,华创证券预计从原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手中收购太平洋证券5.87%股权,并获取嘉裕投资5.05%的表决权,从而实现对太平洋证券的有效控制权。不过该交易在今年以失败告终,称“鉴于交易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今年,多个券商并购消息再度出现。最深刻的莫过于“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合并,5500亿航母要来”的传言,尽管两家券商已经发布辟谣公告,但股价一路飙涨。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一到三年很可能是券商合并的一个高峰期,从数量来说,中小券商之间的合并可能会占据多数。当下一个真正的大牛市出现的时候,可能会伴随出现大型券商之间的合并,未来券商行业整合会出现加速迹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