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吴君
正在进入四季度的市场似乎又进入一个纠结期,近期上证指数围绕着3200点波动,板块间博弈加快,后市何去何从令人揪心。
四季度市场是否有机遇?究竟应该如何调仓换股?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年内业绩领先的知名公私募基金经理畅谈后市投资策略,其中包括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董事兼基金经理骆帅、广发消费品精选基金经理李琛、农银研究精选混合基金经理赵诣、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致顺投资首席投资官刘宏、清和泉资本投资总监吴俊峰。
这些人士认为,四季度市场大概率会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走势,风格将会趋于平衡,短期会延续目前低估值反弹的格局,而从中长期看仍是成长性行业有机遇,科技、消费、医药等被看好。
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董事、基金经理骆帅:在资产配置上主要参考股权风险溢价模型,在股权风险溢价未达极值时保持权益高仓位,在极值区间考虑增减仓。目前该溢价在中枢水平,并未达到极值区间,因此建议保持高仓位,并积极寻找长期复合收益率更高的标的。
广发消费品精选基金经理李琛:四季度在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回落环境下,前期估值高企的行业会出现估值收敛,低估行业会得到修复,整体风格会趋于均衡。不过,即使未来估值分化能有所收敛,但如果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在成长空间以及盈利增速角度而言,经济增长低敏感型行业依旧会是未来可以重点挖掘的目标板块。
农银研究精选混合基金经理赵诣:四季度可能更多是处于承上启下,为明年逐步布局的一个阶段,整体更加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应用;其次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定调下的国产替代、补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诺德基金研究总监罗世锋:市场行情将逐步由流动性驱动向经济基本面驱动演变,在调整中仍然存在结构性机会。随着三季报的披露,景气度较高的板块以及业绩超预期个股值得重点关注,同时应当在调整中寻找可以中长期布局的方向。
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前期累计涨幅大、估值泡沫的行业和公司,其中一部分牛市已走完。这轮牛市最大的特点是分步牛市,所有的利好都抵不过估值泡沫的利空。第一,涨幅过大、估值过贵股票,下跌也是理性的回归;第二,低估值、涨幅小的行业和公司,其修复也是理性的回归。市场风格会由极度分化走向新的均衡。
致顺投资首席投资官刘宏:展望四季度,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经济复苏乏力而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具备成长性的资产将成为稀缺资源,会持续受到资金的追逐,优质的真成长公司将迎来长期投资机会。
清和泉资本投资总监吴俊峰: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有三个:一是流动性预期,短期宏观流动性预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而股市流动性仍受益于居民资产入市。二是市场盈利预期,经济当前仍处于修复的过程中,但修复的斜率在放缓,后续全球疫情和疫苗的进展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三是内外部事件,国内关注十四五规划,海外主要关注美国大选和地缘政治。
四季度仍存结构性行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经历大幅下挫后,近期A股市场有所反弹,但成交量萎缩,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市场行情,如何预判四季度市场走势?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骆帅:现在的行情属于估值抬升到一定阶段之后的震荡,股权风险溢价模型显示,股票相对于债券处于历史上中枢附近,性价比并没有一边倒的优势,再加上随着疫情减弱,全球流动性边际上很难继续放松,而中国央行更是前瞻性地退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利率中枢难以进一步下探,资产价值出现了盘整。我认为四季度行情仍然是区间震荡,很难走出单边趋势。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复苏的节奏,美国大选的结果以及央行对于未来流动性政策的指引。
李琛:影响股票市场的核心因素一直都是基本面和流动性。从基本面来看,疫情是今年影响全球基本面的最重要的核心变量。国内经济在社会隔离日趋减退的趋势下,供需进一步复苏。之前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反弹比较明显,但是整体消费受疫情影响恢复程度略慢,预计未来两个季度,消费服务和制造业投资的基本面修复会有较大的空间。
在流动性方面,基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各国政府在流动性方面都保持宽松政策,全球剩余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三季度以来,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经济逐步修复,预计流动性在未来两个季度将温和回落。
综合来看,在经济复苏和流动性边际收紧的环境中,预计四季度市场风格会趋于平衡,估值大幅分化的格局有望得到缓解。
赵诣:市场大概率会继续维持区间震荡走势,当前,全球流动性不再边际宽松,美国大选结果和外部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出现反复的情况下,市场很难走出趋势性行情。
罗世锋: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偏好受到一定的压制。从全球范围看不确定因素开始逐步突显,比如全球疫情二次爆发的可能性、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大选的临近等。近期市场对于流动性的边际变化也有所担忧,再加上部分板块前期涨幅较大,使得近期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正常回调,预计市场短期可能仍然有一定的调整压力。不过从基本面角度看,国内经济处于平稳复苏状态,全球经济也将逐渐见底回升,趋势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流动性方面,不管是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中短期收紧的概率都相对偏低,整体上流动性仍处于相对宽松的状况。我们认为市场行情将逐步由流动性驱动向经济基本面驱动演变,在调整中仍然存在结构性机会。随着三季报的披露,景气度较高的板块以及业绩超预期个股值得重点关注,同时我们认为应当在调整中寻找可以中长期布局的方向。
吴伟志:从7月中旬开始,A股市场进入调整阶段,我们初步判断,本轮调整属于牛市过程中的一次中级调整,而不是牛熊拐点型的下跌,我们认为市场没有走到牛市的结束。
但是最近市场扰动因素较多:一是中报以后,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同时IPO较多,股票供给量较大;二是监管层适当给基金发行降温,使得流动市场的资金有增量,但是增量力度相较上半年减弱,我们认为目前是供求相对均衡的阶段。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内,市场难以形成大的向上的趋势,但是向下的空间也不会大。三四季度美国大选等不确定因素较多,市场不太容易选择方向。但是,近期海外市场进入调整,对A股市场也有影响,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和海外市场相互影响,外资在A股占比重越来越大。
从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看:一是国内的货币环境,从之前比较宽松到进入观察期,适当有些边际收紧,同时房地产企业降杠杆也会对行业与资本市场产生一些影响;二是3月以来美股到现在反弹幅度很大,累计了很多获利筹码,有调整压力;三是美国大选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刘宏:现在市场走势是正常的震荡行情。我们从8月中旬起判断市场将会是震荡格局,但并无系统性风险:货币政策不会收紧,美国因选举政治会把注意力聚焦美国国内,同时市场对中美摩擦反应逐渐钝化。因市场对货币政策、中美博弈等因素存在一定担忧,市场风险偏好将不时受到扰动,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震荡幅度也可能较大。但由于市场不具备系统性风险,每次回调都是很好的低位布局优质个股的机会。
展望四季度,甚至未来几个季度,市场仍然具有非常好的结构性机会。首先,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当中,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仍是影响股市走势的核心因素。目前,无论是从宏观政策层面看,从居民资产配置角度看,还是从外资流入方向看,资本市场流动性呈现出的“源头活水”态势都是值得乐观的。从长期看,科技创新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十四五规划期)经济的核心推动因素,以科技股为核心的成长股投资将迎来投资的大时代,也是顺应时代趋势最显著的领域。
吴俊峰:市场经历了年中的上涨之后,目前处于休整和消化估值阶段,长期成长趋势确定的消费,医药,科技等行业由于当前估值偏高,需要时间消化。短期经济逐步复苏带来利率的回升,对权益资产的估值扩张有抑制作用,因此展望四季度,市场靠流动性强推动的特征明显减弱,在慢慢向盈利弱驱动切换,具体表现在交易层面就是成交量的萎缩。我们判断四季度在目前的流动性环境、盈利弱修复和内外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将维持震荡态势,但基本面好的公司在估值消化后有望重新上涨。
影响行情的核心因素有三个:一是流动性预期,短期宏观流动性预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而股市流动性仍受益于居民资产入市。二是市场盈利预期,经济当前仍处于修复的过程中,但修复的斜率在放缓,后续全球疫情和疫苗的进展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三是内外部事件,国内关注十四五规划,海外主要关注美国大选和地缘政治。
整体风格会趋于均衡
中国基金报记者:8月以来,前期领涨的医疗保健、信息技术等出现下跌,但是滞涨的金融、地产等行业则小幅上涨,四季度市场在风格方面怎么看?
骆帅:这是典型的经济复苏期行业特征,如前所述,当前经济向上,央行方面认为流动性放松的必要性不大,对于高估值资产形成压制,而与经济周期更相关的资产由于盈利边际改善,估值也处于低位,因此相对表现较好。我认为经济周期向上大概率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因此四季度市场可能会延续当前的风格。
李琛:今年前三季度,市场风格分化明显,成长和价值的估值差异巨大,背后有其基本面因素,也有流动性因素。就基本面而言,国内经济增速中枢下移,经济增长高敏感型行业,比如上游周期、银行等行业的盈利能力在过去几年呈现增长中枢下移的趋势,从而导致这些行业的估值中枢不断下移。而增长非敏感型行业,例如,医药、消费、科技,以内生性高增长、成长
空间宽阔、盈利增速较快而获得市场的一致认可,估值中枢出现上移。这是不同行业的估值分化的内在基本面因素。
我们认为,四季度在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回落环境下,前期估值高企的行业会出现估值收敛,低估行业会得到修复,整体风格会趋于均衡。不过,即使未来估值分化能有所收敛,但如果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在成长空间以及盈利增速角度而言,经济增长低敏感型行业依旧会是未来可以重点挖掘的目标板块。
赵诣:经过接近2个月的调整分化,市场已处于一个再平衡阶段,未来市场风格会更加均衡,意味着各领域优秀的公司都存在机会,我们会更聚焦于好行业里的好公司,不会拘泥于具体的风格。
罗世锋: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由于良好的成长性,以及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好的业绩稳定性,今年以来受到市场的认可,年初以来涨幅居前。近期受市场风险偏好变化所影响,短期内市场在高成长与低估值之间进行了一次再平衡,表现为短期资金从医药、消费及信息技术等高成长板块流向金融、地产等低估值的板块,市场整体风格开始趋于均衡。考虑到4季度仍有美国大选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我们认为近期市场仍有望保持相对均衡的风格。从中长期看,市场仍然将寻找具有高成长性、强确定性的个股,可持续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获取长期收益的核心因素。
吴伟志:前期累计涨幅大、估值泡沫的行业和公司,它们中有一部分牛市已经走完了。因为这轮牛市最大的特点是分步牛市,所有的利好都抵不过估值泡沫的利空。第一,涨幅过大、估值过贵股票,下跌也是理性的回归;第二,低估值、涨幅小的行业和公司,其修复也是理性的回归。所以,我们认为,市场风格会由极度分化走向新的均衡。
刘宏: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出现回调、滞涨板块补涨,都是正常的资金层面行为。
展望四季度,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经济复苏乏力而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具备成长性的资产将成为稀缺资源,会持续受到资金的追逐,优质的真成长公司将迎来长期投资机会。我们将持续专注于优质成长股的挖掘。
吴俊峰:医疗科技行业属于未来持续扩张的成长性行业,近期的调整属于估值偏高之后的修正,金融地产由于长期趋势并不被市场看好,小幅反弹属于资金博弈行为,四季度市场风格会略均衡,不像上半年那么极端。
关注三季度景气度拐点行业
中国基金报记者:上市公司业绩成为现在市场关注的重点,近期两市有500多家公司发布三季报预告,一半公司预喜,您对三季报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有哪些看法?未来投资方面怎么参考?
骆帅: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上半年很多行业收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三季度开始明显恢复,而且存在一定的累积需求释放效应,因此单季度的盈利表现很难用常规的视角解读。今年的情况下,我对单季度业绩的参考更多是在同行业不同公司之间进行比较——疫情的影响也是一次压力测试,表现更好的公司在管理上可能更胜一筹,或者在战略战术上应对得当,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可以对企业竞争优势看得更清楚。
李琛:我们对上市公司业绩的预期是一季报为2020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底,Q2-Q4上市公司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趋势逐季上行。从供需视角来看,疫情导致供给和需求出现冻结,经济在短期剧烈下滑。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社会隔离边际放松,供给和需求逐渐恢复,经济随之回升。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会随着疫情隔离下降,经济复苏而逐季上行。
不过,行业间的盈利表现会出现不同的分化。上半年受益于短期疫情的行业,环比增速可能有所放缓;受益于下半年经济复苏进程的行业,则可能会出现环比上升的迹象。不同行业的盈利表现,在短期会影响估值波动。
投资是一件长期的过程,我们进行决策时的决定因素不在于短期的季节性波动,而是企业的长期内生增长价值。因此,我们会忽略短期业绩波动,将时间和精力用于挖掘那些顺应经济发展潮流而改善经营理念,能够在逆境扩大市场份额、扩大护城河的优质企业。
赵诣:上市公司三季报到年报的间隔时间较长,因此三季报的变化对明年的布局会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指示性作用,我们会重点关注三季度景气度加速和出现拐点的行业和公司。
罗世锋:从目前披露三季报预告净利润增速的公司中,近六成的公司实现了正增长,这些公司中80%的公司业绩增速高于30%,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国内经济在三季度加速修复,8月出口、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持续超预期,社会零售数据同比也在逐步回升。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各板块业绩结构性差异较大,这也是导致市场行情分化严重的原因之一。我们认为三季报可以看到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板块业绩出现复苏迹象,结构性差异也将开始慢慢缩小,估值分化严重的现象也有望逐步修复。顺周期板块中可选消费的汽车、休闲服务,景气度较高的光伏产业链、消费电子等行业三季报业绩都有超预期的可能,可以重点关注。
吴伟志:现在市场对业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季报披露的时候,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有持续的后劲。对于做基本面研究的投资者来说,季报对投资的影响很大。争取具有前瞻性的把关注的行业和公司的业绩提前预知,这是我们比较重视的事情。
从环比的角度来看,今年三季度很多行业和公司的业绩,都比二季度有很大的改善,因为内循环很大程度起作用了。投资需要考虑短期因素,也要考虑公司的长期的投资价值、赛道的成长空间。
我们会将业绩视为重要的投资参考,每个季度是一个成绩单,上市公司对过往的业绩和承诺有责任,对不达预期的公司要小心,对能达预期甚至超预期的公司,体现出管理层的优秀。
刘宏:今年二季度以来呈现出的宏观经济复苏的态势,在第三季度得以延续。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此都有相当程度的预期。对于我们重点关注的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我们判断大概率符合预期。接下来,更加关注的是业绩恢复能够延续,甚至可能加速增长的这一类优质上市公司。
吴俊峰:随着实体经济的逐步恢复,上半年受损的公司业绩环比回升,上半年景气的公司可能维持或略有回落,我们还是从中长期角度投资成长持续且确定性较高的扩展性行业的优质公司。
中长期视角来配置资产
中国基金报记者:四季度您在资产配置上将如何做?主要依据是什么?
骆帅:我在资产配置上主要参考股权风险溢价模型,在股权风险溢价未达极值时保持权益高仓位,在极值区间考虑增减仓。目前该溢价在中枢水平,并未达到极值区间,因此建议保持高仓位,并积极寻找长期复合收益率更高的标的。
李琛:关于四季度的市场,我们会关注几个因素:一是冬季即将到来,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二次爆发的可能;二是国内经济复苏进程以及流动性情况,目前我们预计经济受影响较小,预计流动性温和回落;三是国际政治局势。在美国大选以及疫情影响下,大国之间可能会有摩擦争端反复。
从以上几个因素来看,四季度的市场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外部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难以提前进行准确预判。因此,我倾向于在整体仓位采取相对谨慎的策略,在配置方面更为均衡。
赵诣:由于我们在方向和标的上是以一个长期的维度进行选择,在基本面未出现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整体配置方向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化,仍会围绕“科技+消费”进行配置。
罗世锋:在资产配置上我们的策略是将中长期行业的成长空间、竞争格局等因素与中短期行业的景气度、业绩增速和估值水平等因素相结合,且更多是以中长期视角来配置资产。因此4季度我们的资产配置仍维持以食品饮料、医疗保健、家电等大消费行业为主导,以消费电子、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科技及高端制造行业为辅助。对于短期市场的波动,我们在资产配置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更多的还是在优秀的行业中优中选优,以长期的视角在未来成长前景良好的行业中精选优质的企业。
吴伟志:今年四季度市场可能又要回归2019年的特点,虽然当时市场没有方向,呈现区间震荡,但是2019年还是有很好的赚钱效应,来自寻找到具有成长动力、业绩超预期、景气度好的行业和公司。所以,今年四季度也要坚持这样的思路,重视组合中公司的业绩和品质,更加注重自下而上去找好的公司。
刘宏:我们会在权益类资产上保持较为积极的仓位。我们的仓位管理立足于防范市场系统性风险。目前来看,四季度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小,我们会保持较高仓位在持续看好的个股上,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投资收益。同时,也会密切关注和评估市场是否存在潜在系统性风险,做好积极应对准备。
吴俊峰:四季度主要是为明年布局,我们的选择依据是:1.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而不断扩张的行业(消费医药科技),2.中国具备产业优势,并向全球扩张的行业(光伏,新能源汽车),3.传统行业逐步复苏,且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的龙头公司。
看好医疗保健、
新能源汽车、军工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四季度在投资策略上怎么做?看好哪些行业板块、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骆帅:我的投资策略更多着眼于长期,对短期市场风格不做太多考虑,不会从单季度角度出发去制定投资策略。很多传统行业在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其中的龙头公司份额提升速度很快,同时估值不算太高,值得重点关注。
李琛:对于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而言,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做投资,核心策略都是以合理或者低估的价格买入价值持续增长的好公司,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长期回报。于我而言,这些好企业需要具备以下一些特质:处在“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拥有企业家精神的稳定管理团队、具备洞察行业长期发展趋势的远见、有适应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组织架构。
任何短期因素,对于企业实体经营而言都是短暂的影响。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下,我们观察到很多行业出现集中度提升、龙头优势扩大的趋势。四季度,我们将继续深挖这些优质公司,等待合适的价格进行长期投资。就短期而言,受益于经济复苏,我们预计可选消费、周期成长可能会有修复的机会。
赵诣:四季度可能更多是处于承上启下,为明年逐步布局的一个阶段,整体我们更加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应用;其次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定调下的国产替代、补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半导体为主的高端制造业。
罗世锋:重点配置的板块包括调味品、餐饮产业链、医疗服务、光伏、消费电子等,主要是基于对于产业链的紧密跟踪,对产业和龙头企业在未来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对很多行业而言,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加速了小企业的出清,为龙头企业的长期发展创造了机遇。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在上半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这些领域也是我们会重点配置的一个方向。未来一段时间仍然看好餐饮产业链、医疗保健、光伏产业链、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
吴伟志:在投资策略上,第一,我们不悲观,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仓位;第二,自下而上优选阿尔法型的公司,业绩成长较好。
在中国在各个行业中,明星级的成长股估值已经很贵了,但还有很多行业的“隐形冠军”,市场重视程度和关注度还不够,它们的估值比较有吸引力,比如轮胎、油漆、电池隔膜等偏ToB的行业,各个细分行业最有竞争力的公司,不断投资创造价值,这些二线成长股就是隐形冠军。同时,新能源汽车和军工,未来几年的景气度都比较好,这两个行业我们比较注重,是研究和关注的方向。
刘宏:从整体市场看,我们认为目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市场仍是震荡行情,仍会聚焦于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看好的方向有三个:一、“后疫情”新常态: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深刻改变,消毒环卫、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购物、个性化出行等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是长期而不是一次性的投资机会。
二、把握“科技创新”核心推动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科技创新驱动阶段,经济的周期性变弱,未来三五年是科技股投资的大时代。
三、可以期待,金融开放是后续扩大开放的亮点,而加速金融开放、协助展开资产跨境持有的机构将显著受益。
吴俊峰:我们认为市场系统性风险不大,还是基于中长期逻辑选择行业和公司,看好消费、医药、科技和新能源。主要原因是:第一、顺应中国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坚持在这些正确的赛道上寻找长线机会。第二、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仍然相对较高,我们中期仍然面临“三低两高”的宏观环境,即低利率、低增长、低通胀、高负债和高波动,市场仍然在追求确定性,而这些行业是最容易诞生确定性的长牛公司。
“国常会”内容值得关注
中国基金报记者:9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不少内容跟市场有关,您如何解读?比较关注哪些方面对市场的影响?
骆帅:这表明政府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健全资本市场制度、加强监管、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和市场环境方面会加大力度。我比较关注“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希望能看到更多细则的实施,让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有更大的话语权,让上市公司更多地考虑到中小股东的利益,也有助于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李琛:这次会议主要提及两部分内容:一是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制度完善,二是积极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市场长远发展的根基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有效监管。长期投资的利润来源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在于上市公司实力提升,在于上市公司自身的公司治理更加科学和专业化。市场只有出现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能正向促进上市公司实现更优质的增长,实现正循环。
赵诣:一方面表明高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也表明高层希望通过制度的完善,以更市场化的方式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和增加优质公司,将更加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罗世锋:会议重点提到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有看到近两年国家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从科创板的设立,到创业板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方案,都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正向全球化、成熟的资本市场不断迈进,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同时,投资者的结构也在优化,未来价值投资的风格可能会逐渐占优。
吴伟志:最近监管严打操纵股价、割韭菜等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最终伤害市场环境。监管在做正确的事情,虽然短期对市场人气有影响,但是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刘宏:国常会关于市场提出的三点重任,是“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2018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政策延续,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将更加成熟和完善,未来资本市场对于推动实体经济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对市场的影响是长期的,具有成长性的优质公司将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
吴俊峰:监管层始终坚持资本市场高定位和加速改革的态度,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且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经济转型是核心。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市场建设需要持续推进和完善,这也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和保证市场平稳的发展。
“打击妖股”能压制短期炒作
利于市场长期健康
中国基金报记者:最近监管出手打击妖股,您怎么看?未来市场还有哪些可能的风险点值得留意?
骆帅:很高兴看到妖股炒作被打击,希望市场关注点和流动性更多聚焦于真正创造价值的好公司上。未来市场主要的不确定性还是在于国际形势,我认为国内的主要因素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李琛: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在利益面前,会有一些扰乱市场的因素。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更有利于市场平稳有效地反应企业的真正价值,有利于价值投资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保护所有投资者。
对于市场风险方面,国际政治形势、流动性回落幅度、经济复苏进程的斜率等等会在短期对市场产生一定的波动影响。不过,把时间拉长,看得更长远,权益市场是分享中国长远发展红利的最好的投资渠道之一。
赵诣:将有助于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往后看主要风险在于:一是在于外部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其次是由于流动性宽松,很多行业公司的上涨主要来自于估值的扩张,未来业绩的持续性增长是否能消化过高的估值。
罗世锋:监管对于妖股以及内幕交易等事件的关注,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正逐渐走向成熟,上市公司的发展逐步从看重数量向看重质量提升。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资本市场法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创造了长期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相信长期来看,只有业绩优异的公司才能够持续不断的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对于未来市场的主要风险,可能需要警惕海外市场波动风险以及疫情的二次发酵等方面。
吴伟志:最近市场有个情况不可忽略,政府对房地产企业杠杆率的监管,包括“三道红线”等,长期来看是好事情,但是这些地产公司会不会为了快速达标,抛售房子,引发资产价格的下跌;对于处于红区、橙区、黄区的地产公司,金融机构会不会不敢继续融资,导致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这些可能性目前不能排除,需要紧密跟踪观察,既包括对地产行业也包括对股市的影响。
地产是周期之母,影响巨大,所以,我们觉得政策效果会不会引发蝴蝶效应,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也有待观察。
刘宏:针对近期部分市场资金对个别股票的过度炒作和异常交易,监管部门高度关注并且果断出手整治,对于市场短期炒作将形成压制力量,长远来看,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至于未来市场的风险,目前看,一方面宏观货币政策不会贸然收紧,另一方面美国大选进入最后阶段,重心会回归美国国内。故到美国大选前,市场存在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或许疫情的反复更需要持续关注。
吴俊峰:虽然我们并不希望监管层过多的干预和调控市场,但资本市场改革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阶段性的异动。短期监管收紧确实会降低市场的活跃度,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但是中期有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和持续性。至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国内重点关注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海外重点关注中美关系和地缘政治,但从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编辑:舰长
四季度A股怎么走?现在上车还有机会吗?南方广发等公私募最新研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