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财经
定档于9月25日,五只配售蚂蚁金服的战略基金同一天正式“露脸”,“一日售罄”成为了市场共同的预期。
据此前披露,这五只基金有500万人购买。开卖后的前2分钟,五只基金合计卖出10亿元;1小时后合计卖出102亿元,人们惊呼“双11”火爆再现。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国庆节前,五只基金中只有三只基金提前完成募集。这也意味着,在开卖6天后,华夏创新未来和汇添富创新未来两只基金仍在募集中,销售时间拉长到国庆节长假。
最终历经14天,超过1000万用户购买,600多亿元的销售战绩,五只蚂蚁战略配售基金发行终于落幕,只是这样的销售战绩显然和市场此前“日光基”的预期形成了明显的落差。
什么叫战略配售基金?其实它代表该基金以投资战略配售股票为主要投资策略,需参与并接受发行人战略配售股票。股票发行人的战略投资者不参与网下询价,且安排战略配售股票的比例单独计算,扣除该部分后才确定网下、网上发行比例。战略配售基金合同生效后有一定的封闭运作期,封闭运作期内不办理赎回。
因此,战略配售基金在参与创新企业战略投资时可优先参与,从“打新”角度而言拥有100%中签率,其较长的锁定期更是体现了重要的战略合作意向,而且锁定期可以适当稳定市场。
据悉,在2018年成立的6只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两年多下来平均就赚了12%,其原因是股票的仓位非常低。由基金合同约定只能认购战略配售的新股,剩下的资金都去买了收益稳健的债券。但是这次的五只基金还会延续此前振奋人心的超额收益吗?
配售蚂蚁金服的战略基金,注意不是蚂蚁金服战略基金。看似相同的名字,实则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次是阿里拉了5家战略基金,给予了配售的权利,而不是专门针对蚂蚁金服的战略基金。
目前,对这次战略基金的看法,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专业投资者或资深投资者,普遍不看好、认为不值得投资;一种就是散户投资者,热情很高,觉得买到就是赚到,还幻想着大赚特赚。从这里就能看到认识的差距,也是很多散户、基民都在赔钱的原因,因为他们只看到宣传的基金名字,甚至基金名字都没看全就有了买的冲动,只因为有“蚂蚁金服”四个字。
实际上,这些战略基金只有10%的资金比例可以投资蚂蚁金服,这是基金政策的规定,真正实施上,这些基金可能都不会配满,更多的可能就配售5%左右。
而要赚钱,就是要蚂蚁金服上涨,这次它发行的估值2500亿美元,近1.7万亿人民币,已经排到市值前几了。随便涨个20%就超过市值第一的茅台了,而很多人幻想着涨一倍以上,这就根本不可能了。而且它还有18个月的封闭期,新上市的一段时间基本就是它的顶点了,后边就是逐渐回归之路,你想想结果会怎样?看一下中芯国际至今的情况就知道了。
重要的一点,这都是新基金,在基金投资上,尽量不买新基金。因为新基金锦上添花常有,雪中送炭难求。一只基金的成立要经过很多道手续和成本支出,所以基金发行的密集期很多都集中在市场火热时段。一种是在全市场的牛市热点时期发行,一种是结构性行情的间断期发行。在市场火热时发行的基金,不敢说估值有多低,但起码它的优势已经被市场抹平甚至拔高了。
而且新基金由于刚发行,募集的资金建仓期一般需要3个月时间。有时候,我们可以观察一只指数基金刚成立时,它与追踪指数的拟合程度,这个时候误差非常大,风险系数也相对增大。
多年以前,马云的那句“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言犹在耳,当时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领域都不以为然。然而,经过数年的洗礼,这一次传统基金销售渠道似乎嗅到一丝危机并主动迎战,这也意味着基金渠道之战再次狼烟四起。
所谓基金直销就是在自己的网站、APP乃至通过客户经理进行销售,而代销则是通过银行、券商、第三方财富公司以及互联网平台等拥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渠道进行销售。在过去,代销渠道基本上是银行一家独大,特别是四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对于银行销售渠道,可谓每一家基金公司都“既爱又恨”。
比如招商银行,基金对于银行的“爱”,在于谁要是能进招行的产品库,销量肯定不成问题;“恨”在于自己根本接触不到终端客户,甚至买了产品的客户更多相信的也是招行的客户经理而非基金公司本身。这导致基金业绩做得好了是为银行打广告,做得不好了银行却可以“全面甩锅”。
与此同时,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客户经理能给客户推荐产品的机会有限,市面上的基金又那么多,何时能轮到某个基金公司的产品呢?紧随而来的就是代销“佣金”问题,不但前端要收费,后端卖出多少规模也要抽成。此外,基金的营销策略也越来越倾向于新发,因为只有新发,银行才会配套更给力的激励机制。
直到互联网销售平台横空出世,蚂蚁也创造了独特的“财富号”生态。据了解,所谓的“财富号”,就是将天天基金、陆金所之类的互联网销售平台货架式的贩卖方式,变成了阿里擅长的淘宝店铺形式。基金公司可以运营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从营销活动到陪伴内容,再到讨论区维护,基金公司有了真正接触终端客户的机会,这进一步颠覆了银行销售基金的生态体系。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按照5只产品总计600亿的募集规模、认购人数1000万人简单计算,此批基金人均投资仅6000元,这充分显示了互联网的“长尾效应”,服务更为庞大的“尾部”用户。这些互联网的“长尾”资金体量较小,以往并不是银行和券商主攻的客户,银行、券商普遍一般只为大客户服务。
不过,就成长潜力来看,经过数年的事实验证,这些“长尾”用户才是基金市场未来的增量所在,互联网渠道通过高频地渗透触达,伴随用户成长,再最终实现转化,具有明显优势,这也是银行对“蚂蚁计划通过此举抢夺银行百万客户和万亿资金”感到忌惮的原因。
据了解,蚂蚁此次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再到产品发行都处于绝对的主导甚至垄断地位。此举激起了另一零售巨头――招商银行的强烈反击。有多个招商银行理财经理在朋友圈重点推介了一款名为中欧互联网先锋的基金,这一产品拟任基金经理周应波也是中欧创新未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
据了解,这是招商银行总行的决定,即提前发行周应波管理的中欧互联基金,时间同样定在蚂蚁战配基金发售当天,目标对准蚂蚁,力争“打好这场季末保卫战”。
目前,中欧互联网先锋在天天基金、蛋卷基金、招商银行等多个渠道均有销售,但唯独在蚂蚁基金页面,无法认购。货币基金因流动性风险已被带上“紧箍咒”,传统银行抵抗住了“宝宝们”的一波攻势。蚂蚁又一次来势汹汹,剑指银行的百万客户及千亿资金,传统渠道敏锐地嗅到危机并主动迎战,这也意味着基金渠道之战战况空前。